寄崇圣寺僧

不醉长安酒,冥心只似师。

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

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

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不愿沉醉在长安的美酒中,心境如师般平静。
望着山峦吟咏时光,常与白鹤相伴站立许久。
远处沟壑流水声轻细,树林因寒冷而绿色渐缓。
庵舍西边月挂萝藤的夜晚,再次约定的话语只能寄托于空寂之中。

注释

长安:指代某个繁华的城市,这里可能特指唐朝的首都长安。
冥心:指内心深处的平静或专注。
师:此处可能指的是修行者或者导师,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望山:眺望远方的山峰。
吟过:吟唱着度过。
伴鹤:与鹤为伴,可能象征孤独或超然。
沟远:沟壑深远。
流声细:流水声音微弱。
绿色迟:绿色出现得较晚,形容天气寒冷。
庵西:庵舍的西边。
萝月:藤萝下的月光。
空期:空中的期待,或是虚无的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所作的《寄崇圣寺僧》,通过对长安酒、山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不醉长安酒,冥心只似师。"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没有沉溺于长安的美酒佳肴,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对佛法或修行的专注与敬仰,如同对待师父一般。

"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 诗人在山中吟咏,时间流逝,伴随着白鹤,静坐长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 远离尘嚣的溪流声音轻柔而清晰,林间在寒冷中保持着一抹淡绿。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

"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 在寺院西边,萝月之下,诗人与僧侣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和承诺。这两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山水田园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寄托的主题。诗人借景抒怀,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思深度。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崇义里言怀

马蹄京洛岐,复此少闲时。

老积沧洲梦,秋乖白阁期。

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

把向侯门去,侯门未可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晨起

晓色教不睡,卷帘清气中。

林残数枝月,发冷一梳风。

并鸟含钟语,欹荷隔雾空。

莫疑营白日,道路本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望九华寄池阳太守

造化峰峰异,宜教岳德谦。

灵踪载籍古,怪刃刺云尖。

盘蹙陵阳壮,孤标建邺瞻。

霁馀堪洗目,青出谢家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喜友人归上元别业

一樯千里外,隐者兴宜孤。

落日长边海,秋风满故都。

掩关苔色老,盘径叶声枯。

匡岳来时过,迟回绝顶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