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季文二首(其一)

世趋捷径蹈危机,公独安恬度岁时。

但见谦谦卑自牧,不为赫赫急人知。

政成名已闻丹扆,官满身将上赤墀。

岂料一朝成奄忽,空传南国去思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世人追求捷径常陷入危险,唯公您却安心度过岁月。
只见您谦逊有礼自我约束,不求显赫,不急于人知。
政绩显著已闻名于朝廷,任期满后将踏上红砖台阶。
谁料想您突然离世,只留下南国人民怀念您的碑文。

注释

世:世间。
趋:追逐。
捷径:快速简便的道路。
蹈:踏。
危:危险。
机:机会。
公:您(指某位官员)。
独:独自。
安恬:安宁平和。
度:度过。
时:时光。
谦谦:谦逊的样子。
卑自牧:自我约束,保持谦卑。
赫赫:显赫的名声。
急:急于求名。
政成:政绩显著。
丹扆:古代帝王的座位,此处代指朝廷。
官满:任期结束。
赤墀:红色台阶,古代皇宫中官员上朝的地方。
奄忽:突然去世。
空:徒然,空荡荡地。
南国:泛指南方地区。
去思碑:纪念逝者的碑文,寄托思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官员品格与政治成就的诗歌,反映了古代士大夫对理想人生状态的向往和追求。首句“世趋捷径蹈危机”揭示了社会普遍追求快速成功而可能陷入危险之中,而“公独安恬度岁时”则表现出诗中的主人公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心态,淡泊宁静地渡过每一个年头。

接下来的“但见谦谦卑自牧,不为赫赫急人知”深刻描绘了这位官员的谦逊品质,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急于表现自己的功业和才能,而是通过谦和的态度去隐忍自己,避免过分的炫耀。

中间两句“政成名已闻丹扆,官满身将上赤墀”表明了这位官员在政治上的成就已经被皇帝所知晓,并且他的仕途也即将走向高峰,达到权力的顶点。

尾句“岂料一朝成奄忽,空传南国去思碑”则透露出一种悲凉和无常,意指这位官员的成功与名声可能在瞬间化为乌有,而他留给后人的仅是空荡荡的遗迹和人们对他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塑造了一位理想中的士大夫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挽陈兖仲

慷慨平群盗,能为众所难。

身虽淹武弁,志不负儒冠。

义概千钧重,心田万顷宽。

故山方适意,清梦忽惊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挽周希舜二首(其二)

倾盖如前日,分携忽累年。

我方来旧治,公已辟新阡。

宿草荒三径,寒云惨一川。

善人无复见,回首已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周希舜二首(其一)

末俗事浮竞,夫君志不移。

至诚闾里化,纯孝冕旒知。

恬养方安命,骞腾未济时。

一朝埋玉树,空使万人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周季卿

一时推旷达,末俗少如公。

自得高人趣,居多长者风。

生涯书卷里,世事酒杯中。

瞑目应无憾,传家有阿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