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鼎食诸公尽鼎烹,闾阎豪杰剑纵横。
帝王自击南山豕,惭愧端非听董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二)武帝》,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与智谋。首句“鼎食诸公尽鼎烹”形象地刻画了权臣被清洗的场景,暗示着那些曾经显赫的人物如同煮在鼎中的食物,面临被消灭的命运。次句“闾阎豪杰剑纵横”则转而描述民间英雄的反抗,他们手持利剑,活跃于民间,对抗朝廷的强权。
后两句“帝王自击南山豕,惭愧端非听董生”进一步深化主题,帝王亲自参与对权臣的打击,如同猎杀南山的野猪,显示出其果断和决绝。然而,诗人通过“惭愧端非听董生”表达了对帝王行为的反思,暗示这种行为并非完全出自董仲舒提出的儒家仁政理念,而是出于帝王自身的权谋考虑,带有某种功利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揭示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微妙变化,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不详
二十嫖姚风火飞,銮舆夜夜过焉支。
茂陵不费凌云气,解见蟠桃著子时。
几多爱子出萧关,山积胡沙骨未还。
好把望思台上泪,随风北去洒阴山。
文帝端能杀少翁,景皇不解斩常融。
正心数语深加意,位在三皇五帝中。
生子曾知置齐鲁,自身却爱受何罗。
六鳌不戴林光瑟,覆辙相寻似火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