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永叔原甫致斋集禧

庙蚃灵祠属二公,齐心相望切朱宫。

绿渠缭绕壖垣水,广沼清泠涨殿风。

已咏应麟来五畤,仍歌翔雁杂殊翁。

遥知毕事期寻胜,尚问衰羸未厌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庙宇中供奉着蚃灵祠,与两位尊公息息相关,他们的精神紧密相连,直指朱色宫殿。
碧绿的水渠环绕着城墙边的池水,广阔的池塘清澈凉爽,微风吹过殿堂。
已经吟唱了应麟来到五畤的颂歌,又歌唱着飞翔的大雁,融入了不同寻常的老人的歌声。
遥想完成祭祀后,他们期待寻找美景,还关心着我这个衰弱之人是否对探索尽头感到厌倦。

注释

庙蚃灵祠:庙宇中的神祠。
二公:两位尊贵的人。
朱宫:红色的宫殿。
绿渠:绿色的水渠。
壖垣水:城墙附近的水。
广沼:广阔的池塘。
涨殿风:使殿堂显得更加清凉的微风。
应麟:古代吉祥兽,象征吉祥。
五畤:古代五个重要的祭地场所。
殊翁:不同寻常的老者。
毕事:完成祭祀。
寻胜:寻找美好的景色。
衰羸:衰弱无力。
厌穷:对尽头或困境感到厌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永叔原甫致斋集禧》,通过对庙蚃灵祠的描绘,展现了两位朋友共同参与祭祀活动的场景。"庙蚃灵祠属二公"一句点明了祭祀的对象和参与者,"齐心相望切朱宫"则体现了他们对仪式的庄重态度和彼此间的默契。接下来,诗人通过"绿渠缭绕壖垣水,广沼清泠涨殿风"两句,描绘了祠堂周围环境的宁静与优美,暗示了祭祀之地的神圣与清幽。

"已咏应麟来五畤,仍歌翔雁杂殊翁"两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应麟和翔雁,增添了祭祀的神秘色彩,同时提及了友人原甫(永叔)的参与,显示出他们共同的文化交流和乐趣。最后,"遥知毕事期寻胜,尚问衰羸未厌穷"表达了对祭祀结束后一同游赏美景的期待,以及对年老体弱的朋友是否能尽兴的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祭祀活动为背景,寓含了友情、文化传承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永叔新岁书事见寄

尖风细细欲穿帘,残雪微销冻结檐。

盏里醇醪无限满,镜中白发不知添。

妍童喜舞开罗幕,小吏愁凘入砚蟾。

幸得从公持直笔,定应无复叹齑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次韵和玉汝对月见怀西轩

坐见沙头月,复怜衣上辉。

正如从我饮,还欲照君归。

相逐影徒是,共嗟欢已非。

夜深依岸落,寒色入伤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和冲卿元日

天心欲销变,元会罢来朝。

新岁起今日,旧年犹昨宵。

冻云低覆阙,残雪稍封条。

又听驱傩鼓,群邪不可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和吴长文舍人即事见寄

莫问春风有后先,但逢佳处去扬鞭。

桃花洞远迷应久,杏树坛荒迹自传。

放与晓寒能几许,即看芳意不多偏。

古来閒气争强弱,谩费黄金抛楚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