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挽徐良佐正郎》由明代诗人苏仲所作,通过对“运斤”、“游刃”等形象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
首句“运斤才放手”,以“运斤”比喻徐良佐的才华与能力,生动地展现了他生前在工作或事业上的卓越表现,如同挥动斧头般自如,展现出其高超技艺和领导才能。
次句“游刃欲通神”,进一步强调了徐良佐在专业领域内的精湛技艺,仿佛能够驾驭自如,达到与神灵沟通的境界,暗示其在学术或职业上的深厚造诣。
“烂熳花经雨”,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徐良佐的生命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如同雨后绽放的花朵,绚烂而持久,寓意其人格魅力与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圆光镜掩尘”,以镜子的圆光比喻徐良佐的名声与影响,即使时间流逝,尘埃落定,他的光辉依然能照亮人心,象征其影响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遗芳留太史,馀燄照苍旻”,这两句表达了徐良佐的成就和美德将被历史记载,如同星辰照亮夜空,永垂不朽。这里的“太史”指记录历史的人,强调了其功绩将被后世传颂;“苍旻”则代表广阔的天空,象征其影响深远。
最后,“岂学夸毗子,甘同草木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徐良佐高尚品质的赞美,与其相比,那些追求虚名、浮华的人显得微不足道。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遗志的继承与追随,希望像草木一样,在春天里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坚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以及对逝者生平的深情回顾,展现了对徐良佐正郎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