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游清凉寺次曹文彝韵》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壮丽的山中禅寺景象。首句“步入烟霞数里深”,以烟霞缭绕的意境,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隐秘与超凡。接着,“路之绝顶到禅林”,表达了登山寻寺的过程,显示出对宁静修行生活的向往。
“天连蜀道山横翠,日射虞渊浪涌金”两句,运用蜀道和虞渊的典故,描绘出山势险峻,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湖面,色彩斑斓,富有动态美。诗人的心境仿佛随着自然景色的变换而深化,远离尘世喧嚣。
“心远不闻花外鸟,风来自响壁间琴”进一步刻画了禅寺的静谧,只有风过琴弦的声音,没有世俗的纷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音乐的欣赏。最后,诗人以“白头子建诗先就,坐向三生石上吟”作结,借东晋才子谢灵运(字子建)的形象,表达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沉醉于创作,仿佛与古人神交,流露出对禅意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凉寺的清幽环境和诗人的心灵世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