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麓道中

竹舆哑轧晓烟收,苍玉岩巉万里秋。

路转羊肠回草径,溪分燕尾绕沙洲。

爱山有癖须还债,觅句无工是不休。

晴得几时尤更好,桂花蓓蕾作针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行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风格。

“竹舆哑轧晓烟收”,诗人以动听的语言捕捉早晨竹林中烟雾渐渐散去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细致观察,也表现出诗人对清新幽静景象的情感偏好。

“苍玉岩巉万里秋”,这里的“苍玉”形容岩石,既指其坚硬又透露出一丝温润,暗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山石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更加壮丽,而“万里秋”则拓展了景象的广阔与深远。

“路转羊肠回草径”,诗人通过曲折蜿蜒的小路,传达出行走中的不易和探险之趣。道路如同羊肠般盘旋,引导读者进入一个隐秘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空间。

“溪分燕尾绕沙洲”,溪水细流,如燕子的尾巴在沙洲旁轻巧地划过,这不仅描摹了景物,更传递出一种柔和与优雅。

“爱山有癖须还债,觅句无工是不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执着之情,以及创作时追求完美的态度。这里的“债”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负担,即必须将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美景融合为艺术作品。

“晴得几时尤更好,桂花蓓蕾作针头。”诗人期待着那明朗晴好的天气,也许是为了更好地捕捉自然之美。桂花蓓蕾细小如同针尖,这里不仅是对景物的精致描绘,更隐含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艺术创作时的严谨态度。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从军乐

蛟龙宝剑鸊鹈刀,黄金络马花盘袍。

臂弓腰矢出门去,百战未怕皋兰鏖。

酒酣纵猎自足快,诗成横槊人称豪。

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

将军三箭定天山,丞相五月入不毛。

生前封侯死庙食,云台突兀秋山高。

书生如鱼蠹书册,辛苦雕篆真徒劳。

儿时鼓箧走京国,渐老一第犹未叨。

自嗟赋命如纸薄,始信从军古云乐。

形式: 古风

忆鄂渚

我离鄂渚已十年,吴儿越女空华鲜。

不如上游古形势,四十馀万兵筹边。

中原地与荆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

泽连云梦寒打围,城接武昌晓排阵。

书生岂无一策奇,叩阍击鼓天不知。

却思仙人白玉笛,胡床醉倚南楼吹。

貂蝉兜鍪两岑寂,若耶溪傍还作客。

空馀黄鹤旧题诗,醉笔颠狂惊李白。

形式: 古风

毛积夫席上口占

夜听南窗金屈枝,水花凉果似秋时。

人言爱酒陶元亮,坐有能诗无本师。

颠倒六经鸲鹆舞,澜翻一曲鹧鸪词。

同游那得轻相笑,恐是长庚未可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王农丞舟中

危樯高占飞鸦字,京淮两路传宣使。

面如玉盘腰有金,见说京淮已无事。

儒生性命何足怜,十年厌闻犬羊膻。

一朝悔祸亦不恶,且愿四海皆安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