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秀才

一年过腊已十日,馀日到春能有几。

春来远近不可问,冷碧先归在流水。

梅花向今独已繁,玉艳都占春风间。

草萌出土亦过寸,众芳次第挂清寒。

虚堂尽日对风影,我独此守青琅玕。

故人远来未一醉,车鞅欲去今谁攀?

怜君满腹富文彩,倦尾赤色无波澜。

连年礼部试多士,白羽舍置操榛菅。

君今忽忽负壮节,我亦春色羞衰颜。

况逢离别可奈何,忆人日老情日多。

形式: 古风

翻译

已经过去腊月十日,剩下的春天还能有多少天。
春天的到来遥不可及,只有冷清的碧绿随着流水先行。
梅花如今独自盛开,洁白如玉的花朵独占了春光。
草芽破土超过一寸长,各种花朵依次在清寒中绽放。
空荡的厅堂整日对着风影,我独自守护着青翠的琅玕。
老朋友远道而来还未畅饮,离去时又有谁来挽留呢?
你满腹才华却未展露,尾巴疲惫没有波澜。
连续几年礼部考试众多士子,选拔人才如同操持杂草和荆棘。
你忽然失落了壮志,我也因春色而感叹衰老。
更何况面临离别,思念之情与日俱增。

注释

腊:农历十二月。
春能有几:春天剩余的日子不多。
冷碧:形容冷清的绿色。
玉艳:比喻梅花的洁白美丽。
众芳:各种花卉。
青琅玕:青翠的美玉,此处代指书卷。
车鞅:驾车的绳索,这里指友人离去。
倦尾:比喻才华未展的疲惫状态。
礼部试: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操榛菅:比喻选拔人才的艰难。
负壮节:丧失壮志。
羞衰颜:因衰老而感到羞愧。
离别:分离、告别。
忆人日老:思念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送吴秀才》。诗人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才华横溢却未能施展的惋惜,以及对自己和友人年华老去的感慨。首句“一年过腊已十日,馀日到春能有几”描绘了时间流逝,春天将至的情景,暗示友人即将离去。接着,“春来远近不可问,冷碧先归在流水”以流水比喻时光无情,春意尚远,而友人已将离去。

“梅花向今独已繁,玉艳都占春风间”借梅花盛开象征友人的才华出众,然而“草萌出土亦过寸,众芳次第挂清寒”又暗示了友人仕途的坎坷,如同草木在寒气中挣扎生长。诗人感叹自己“虚堂尽日对风影,我独此守青琅玕”,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和孤独。

“故人远来未一醉,车鞅欲去今谁攀?”写出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怜君满腹富文彩,倦尾赤色无波澜”则表达了对友人才华被埋没的同情,希望他能在困顿中有所突破。最后两句“君今忽忽负壮节,我亦春色羞衰颜”直抒胸臆,感叹友人壮志未酬,自己也因岁月流逝而感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春天的景象和自然物象,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送李撰赴举

潮水碧,槐花黄,山川摇落窗户凉。

宿云星稀日东出,青冥风高雁南翔。

华堂昨夜读书客,匹马今朝游大梁。

锋铓拂尘见飞影,把握惊人持夜光。

康衢四辟通万里,天驷得地方腾骧。

我留东山意颇卓,屏弃外虑无毫芒。

子能相从味冲漠,捉箠勿暂迟归装。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陈商学士

柳黄半出年将破,溪溜浸苔强万个。

溪头蒲苇各萌芽,山梅最繁花已堕。

物色撩人思易狂,况跻别馆情何那。

城东日晚公将去,纛影未离愁四座。

公于万事不雕镌,心意恢恢无坎坷。

来从奎壁光铓下,笑倚樽筵成郡课。

嗟予龊龊才性下,弃置合守丘樊饿。

公持姓名动人主,祓饰宁嫌笔端挫。

从今清夜思江路,梦送公船先北过。

形式: 古风

送叔延判官

北风吹空雪花冷,平铺云涛冒峰顶。

江长水阔飞鸟绝,沙树参差动波影。

君子从戎碧油下,绿发青瞳笏袍整。

大马高车府中罢,一船沿流背丁丙。

鲂鱼胜银尊酒美,物色当前若图屏。

危帆健橹醉中去,千里奔过犹一顷。

明年随春到京国,红紫烧空折桃杏。

献书又谒蓬莱宫,新斸豪曹试锋颖。

况遇朝廷方急材,骥騄骙骙足当骋。

形式: 古风

送欧阳员外归觐滁州舍人

病卧不出门,非关避尘土。

深秋影虽清,孤怀共谁语。

辱子问吾庐,煇如就宾庑。

足音固可喜,况久捉松麈。

子生何其祥,家庭坐轲愈。

顾我齿诸生,渐磨苦顽鲁。

有如仰天潢,势岂识津渚。

又若马牛然,安能望熊虎。

空摇在门心,常若风中羽。

羡子筋骨轻,归飞得其所。

从今梦无南,随子渡江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