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景(其一)

鞍马来殊方,祇园已秋寂。

虚堂耿清夜,卧听寒雨滴。

永怀平生愿,浩荡谁与适。

愁心正纷如,西风韵邻笛。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翻译

马鞍载我来到远方,祇园此刻已秋意沉寂。
空荡的厅堂在清冷夜晚明亮,我躺着聆听寒冷雨滴的敲击。
长久怀想往昔的愿望,壮志豪情何处寻觅知音共适?
心中愁绪纷繁如乱麻,西风中传来邻家笛声凄切。

注释

鞍马:骑马。
殊方:远方。
祇园:古印度的一个著名佛教圣地。
秋寂:秋天的寂静。
虚堂:空荡的大厅。
耿清夜:清冷的夜晚。
寒雨滴:寒冷的雨滴。
永怀:长久怀念。
平生愿:一生的愿望。
浩荡:广大无边。
谁与适:与谁共适,寻求共鸣。
愁心:忧愁的心情。
纷如:纷乱如麻。
西风:秋风。
韵邻笛:邻家笛声的旋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愁思和怀念之情。

首句“鞍马来殊方”,设定了场景,显示诗人身处异地,远离家乡。紧接着,“祇园已秋寂”则透露出一种静谧与孤独的氛围,祇园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秋天的寂静加深了这种感觉。

“虚堂耿清夜”,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和空旷,而“卧听寒雨滴”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中,躺在床上聆听着外面细微的雨声,这种声音不仅描绘出自然的声音,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孤独与凄凉。

“永怀平生愿”,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永久怀念,而“浩荡谁与适”则表现出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无限感慨,寻找知音的渴望。这里的“适”字,不仅指物理上的漫步,更有精神上的伴随。

最后两句,“愁心正纷如,西风韵邻笛”,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愁绪之情,如同乱丝一般难以理清。而“西风韵邻笛”更增添了一份凄美,每当西风吹过,便听见远处的笛声,那种凄厉的声音似乎与诗人心中的哀伤相呼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雨声、秋天寂静以及西风中传来的笛声等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怀旧之情和对远方知音的渴望。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暮景(其二)

客行无常期,远适亦有归。

家人具膏沐,垢发幸一晞。

可怜儿时面,坐受塞色欺。

看镜恍如失,功名定何时。

形式: 古风

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其一)

牛角横素书,春犁破朝雨。

鸿鹄志安知,功名心自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其二)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

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崧高诗为九江赵使君寿

崧高维岳,四方之极。维岳降神,生此王国。

绵绵瓜瓞,莫莫葛藟。周公之孙,齐侯之子。

柔惠且直,小心翼翼。王亲命之,南国是式。

尽瘁以仕,不懈于位。四方于宣,南国之纪。

之纲之纪,允文允武。荆舒是惩,四方无侮。

旱既太甚,以祈甘雨。零雨其濛,介我稷黍。

黍稷彧彧,去其螟螣。实维丰年,我庾维亿。

万亿及秭,物其旨矣。此邦之人,云胡不喜。

周邦咸喜,式歌且舞。于时语语,厥声载路。

其告维何,自今以始。俾炽而昌,既多受祉。

永锡难老,眉寿保鲁。以佐天子,为周室辅。

我来自东,小大稽首。是用作歌,以介眉寿。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