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坐倚南窗对铁山,铁山无冶旧名閒。
谯楼驿舍孤村外,滕国彭城两界间。
尘路崚嶒天漠漠,石梁敧断水潺潺。
何人为国输筹策,冀马重开十二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苍凉的边塞景象。诗人坐在南窗旁,凝视着远处的铁山,铁山虽有名却因缺乏冶炼而显得寂寥。远处的谯楼、驿舍与孤村映衬在辽阔的天地之间,更显出边塞的荒凉。滕国与彭城两界之间,尘土飞扬,山路崎岖,天空显得格外空旷。石桥倾斜,水流潺潺,更添了几分荒凉之感。最后,诗人发出感慨,询问谁为国家献策,使得边疆得以安宁,如同昔日的十二闲之地再次繁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不详
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安知县,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贞翁稿》、《西台纪闻》、《医略》等
霜天未解潞河冰,暂向城南一驻旌。
云漏尚惊高阙报,风埃聊对野塘清。
不将门帖通台省,漫有诗篇记姓名。
时枉诸公遥问讯,天涯谁道近春明。
旧游曾记榼殽蔬,屈指重来十载馀。
珠树玉梅春似昔,野情僧面老犹初。
画楣文墨皆陈迹,青草蛟螭总漫墟。
莫笑随缘西竺语,一茶清世有谁如。
清源秋夜下长河,独客孤舟月色多。
浊酒未缘倾宿好,高才那得听新歌。
南都梦绕同台署,东阙天教接佩珂。
忽忆毗陵旧分袂,薰风回首廿年过。
贯城门迥未须寻,光景依稀昔似今。
杨柳绿乘春路远,薇花红放午堂深。
无边跃鲤翻清沼,不断鸣鸠唤紫林。
何意重来图画里,丹年无补愧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