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畬烟。

赖此东楼夕,风月时翛然。

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

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

我怀巴东守,本是关西贤。

平生已不浅,流落重相怜。

水梗漂万里,笼禽囚五年。

新恩同雨露,远郡邻山川。

书信虽往复,封疆徒接连。

其如美人面,欲见杳无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山村的居住环境狭窄,峡谷的气候显得偏僻。
树林和山峦少见平坦之地,雾气和雨水常常使天空阴沉。
隐约可见煮盐的火焰,弥漫着烧荒的烟雾。
幸亏有这东楼的夜晚,可以时常享受风月的宁静。
倚窗遥望思念的人,视线断断续续,心情如细水长流。
春天过去大雁已离去,逆水上行却没有船只到来。
我怀念巴东的太守,他本是关西的贤人。
我们平生的交情已经很深,流离失所后更加相互怜惜。
像水中的浮梗漂流万里,如同笼中的鸟被囚禁了五年。
新的恩泽如同雨露般降临,虽然被派到遥远的郡县,但与山水相邻。
书信虽能往返,但疆界的连接只是徒然。
就像面对着心爱的美人,想要相见却遥不可及。

注释

山束邑居窄:山村的住所被山环绕,显得局促。
峡牵气候偏:峡谷地形影响了这里的气候,使其偏僻。
林峦少平地:树林和山峦之间很少有平坦的土地。
雾雨多阴天:雾气和雨水使得这里多数时间是阴天。
煮盐火:用来煮盐的火光。
畬烟:烧荒产生的烟雾。
东楼夕:东边楼房的傍晚时光。
风月时翛然:在风和月色中感到宁静自在。
目断:视线断绝,形容看不清或无法看到。
心涓涓:形容思念之情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
巴东守:指巴东的太守,官职名。
关西贤:关西地区(今陕西)的贤人,指太守。
平生已不浅:我们之间的交情已经很深。
流落重相怜:流离失所后更加互相怜悯。
水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笼禽:比喻受困的生活状态,像笼中的鸟。
新恩:指朝廷的新恩惠或任命。
远郡:远离京城的郡县。
封疆徒接连:指书信虽然能连接两地,但无法跨越实际的边界。
美人面:这里比喻难以见到的人或事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孤独的边塞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感受。

首句“山束邑居窄”,以山束为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边塞地区的地理环境狭窄。紧接着,“峡牵气候偏”则描绘了这里气候的多变和不宜人居的特点。第三句“林峦少平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而“雾雨多阴天”则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层神秘与哀愁。

中间部分,通过“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畬烟”,勾勒出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孤独。诗人在“赖此东楼夕”中寻找片刻的慰藉,但这份安宁也被“风月时翛然”的意境所打破,显露出内心深处的寂寞。

“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诗人在高楼上眺望远方,却只能目送而不能相见,这种强烈的乡愁和对亲友的思念,使得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哀伤。接着,“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则通过季节变化和无法通行的河流,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巴东守”的怀念,以及自己与关西贤人的深厚情谊。这些情感在“平生已不浅,流落重相怜”中得到了升华。而“水梗漂万里,笼禽囚五年”,则展示了战争带来的离乱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最后,“新恩同雨露,远郡邻山川”、“书信虽往复,封疆徒接连”表达了即便是在频繁的书信往来中,也无法弥补现实中的隔阂。而“其如美人面,欲见杳无缘”,则用美人之面比喻难以实现的愿望,结束全诗。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和对亲友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复杂心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

谩道风烟接,何曾笑语同。

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

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

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唯此钱唐郡,闲忙恰得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

孟夏清和月,东都闲散官。

体中无病痛,眼下未饥寒。

世事闻常闷,交游见即欢。

杯觞留客切,妓乐取人宽。

雪鬓随身老,云心著处安。

此中殊有味,试说向君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初授秘监拜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

紫袍新秘监,白首旧书生。

鬓雪人间寿,腰金世上荣。

子孙无可念,产业不能营。

酒引眼前兴,诗留身后名。

闲倾三数酌,醉咏十馀声。

便是羲皇代,先从心太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听芦管

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

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

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

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

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

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

仰秣胡驹听,惊栖越鸟知。

何言胡越异,闻此一同悲。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