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人误向人閒老,为谢金华洞里云。
莫言归去无人伴,自有中天月正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从字面上看,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野人误向人閒老",这里的“野人”指的是隐居在山林之间的人,他们不事生产,但并不孤独,因为有大自然作伴;"为谢金华洞里云",诗人可能曾经游历过某个著名的洞穴,如同谢灵运赞美庐山之美,这里的“云”象征着高洁和自由。
"莫言归去无人伴,自有中天月正明"则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使在归途中也没有感到孤单,因为有月亮作伴。这里的“中天月”指的是夜空中的明月,它如同心灵的灯塔,照亮诗人的内心世界,给予他力量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高洁情怀。
不详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
颓垣化为陂,陆地堪乘舟。
汀洲渺渺江蓠短,疑是疑非两断肠。
巫峡朝云暮不归,洞庭春水晴空满。
龙吟四泽欲兴雨,凤引九雏警宿乌。
驻马上山阿,风来屎气多。
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何不归来山中老。
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
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