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二绝(其二)

尽道神龙此有灵,一池澄静暮痕清。

如何蟠屈无飞志,却放鸣蛙有怒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大家都说神龙在这里有灵性,
夜晚池塘清澈,留下傍晚的痕迹。

注释

尽道:都说。
神龙:古代传说中的龙,象征神秘和力量。
此有灵:这里被认为有灵性。
一池:一个池塘。
澄静:清澈平静。
暮痕:傍晚留下的痕迹。
如何:为什么。
蟠屈:盘曲,形容龙的形态。
无飞志:没有飞翔的志向。
却:转折,表示出乎意料。
放鸣蛙:让青蛙鸣叫。
有怒声:发出愤怒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龙池景象,诗人通过对比衬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甘平庸和渴望飞扬的志向。

“尽道神龙此有灵”一句,设定了整个意境,龙池不仅是一处自然之物,更蕴含着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一池澄静暮痕清"则进一步描绘出池水的清澈和傍晚时分的宁静美。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下,诗人内心却是另一番景象。他用“蟠屈”来形容自己如同被束缚的龙蛇,无法飞跃,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挣扎。"却放鸣蛙有怒声"则显示出诗人的愤慨之情,即便是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也难以压抑内心的激动和不甘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龙池景象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于自由飞翔、不愿屈服于世俗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时内心的挣扎与抗争。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舟中作

杳杳波涛去莫穷,要须流合海天东。

长帆百尺嗟无用,醉绝重湖笑逆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观饮

不饮虽然合众难,何妨众客自盘桓。

已看手足互颠倒,更听人人自谓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别陈药院

客居平日有谁亲,一别三年百病身。

为道难言轻感慨,羡君无病更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诋燕

金屋人娇奈燕何,暮帘好捲放来过。

今年已见燕无数,何况明年燕更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