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在《常山喜得家信三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他在外得知家中喜讯时的复杂心情。诗中既有对家庭幸福的喜悦,也流露出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和对家族传承的深思。
首句“幸有平安慰”,开篇即道出诗人得知家人平安的消息时内心的宽慰与喜悦。接着“兼云得两儿”一句,透露出家中不仅平安,还添了两个新生命,这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纯粹的喜悦之中,而是以“抱惭非孔释,梦巳恊熊罴”两句,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的情绪。他自谦并非如孔子或释迦牟尼般圣贤,却也梦想着能像他们一样,拥有和谐的家庭和子嗣,这既是对自身未能达到圣贤境界的自省,也是对理想家庭生活的向往。
“天意将无定,吾年巳渐衰”两句,诗人开始反思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他认为天意难以捉摸,而自己的年龄也在逐渐增长,暗示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宗祧百年事,抚已重嗟咨”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家族的未来和传承。他思考着如何让家族的事业得以延续百世,表达了对家族责任的深重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家庭幸福的喜悦,也有对个人衰老和家族传承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