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又作(其三)

鱼鳞满地雪斑斑,蝶怨蜂愁鹤惨颜。

只有道人心似水,花开花落总如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花落的景象,通过对比不同生物的反应与一介道人的内心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首句“鱼鳞满地雪斑斑”,以“鱼鳞”比喻落花,形象地描绘了花瓣散落在地面上的景象,如同雪花般洁白,又似鱼鳞般细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蝶怨蜂愁鹤惨颜”一句,通过蝴蝶、蜜蜂和仙鹤的反应,进一步渲染了花落的哀愁气氛。蝴蝶因失去花香而感到哀怨,蜜蜂因失去花蜜而愁苦,仙鹤则因花落而面容愁惨,这些生动的细节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然现象的单纯描绘上,而是巧妙地引入了“只有道人心似水”的转折。这里的“道人”指的是修道之人,他们的心境如同流水一般平静、淡泊,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在花开花落的自然更替中,道人的心境显得格外超然,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如止水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花开花落总如閒”,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无论自然界如何变化,对于拥有平和心境的人来说,一切皆是自然的循环,无需过分忧虑或悲伤。这种对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生物对花落的不同反应,以及引入道人的超然心境,巧妙地探讨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关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和平静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朝陵行

山行自好况清明,朝陵偶作东门行。

青山百里恣奇览,怪哉风伯何无情。

怒木惊沙鸣不息,四野无人日无色。

垂头阖眼信马行,咫尺有山看不得。

昌平少憩朝跻登,眵眼一洗犹瞢腾。

夜深星斗光若动,黑云肤寸从东升。

归程复指昌平郭,万窍号呼止还作。

曾闻飘风不终朝,我行三日三日恶。

平生万事多乖违,感尔风伯能追随。

前日相迎今日送,眷恋岂要赓前题。

还家颒面坐未定,天日融和风寂静。

形式: 古风

游京城西山三首(其一)

赏心多与宦情违,三载来游一日归。

树下杯行殊草草,水边人去更依依。

郊原却略青骢度,天水苍茫白鸟飞。

回首青山应笑我,漫将尘土涴苔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游京城西山三首(其二)

三年渴思玉山泉,濯足盘陀一爽然。

寒漱石根鸣决决,光摇云影静娟娟。

诸贤好作山阴会,老子仍工水底眠。

汲得一瓢城里去,霈为甘雨洒炎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京城西山三首(其三)

出郊风物两閒间,眼底江南顿觉还。

金阙五云浮王气,玉亭千古识龙颜。

地除扬子应无水,天尽中原合有山。

何事宋家三百载,只披图志望㠝岏。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