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季亨二首(其二)

慇勤慈母手中线,缝作行人身上衣。

待换青衫朝日去,谁知白帽带星归。

别时早觉终天诀,底事能堪跬步违。

一路显亲须努力,九原荒草恨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母亲用心细密地纺织着线,缝制出远行人的衣物。
期待着穿上新衣在朝阳下出发,却不知何时会带着星星(指战功或官职)的白帽归来。
离别时已深知此生可能永别,怎能忍受每一步都违背心愿。
踏上归途,要尽力展现孝顺,但亲人已埋骨九泉,心中满是遗憾和思念。

注释

行人:指即将远行的人。
青衫:古代官员低级的服装,这里代指新的官服。
白帽带星:借指荣归或战功,帽子上的星星象征地位或荣誉。
终天诀:指生死永别的诀别。
跬步:半步,这里指每一步。
显亲:显扬父母的荣耀。
九原:古代称墓地,这里指亡故的亲人。
恨依依:形容深深的遗憾和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充满深情的关怀。首句“慇勤慈母手中线”,通过“慇勤”和“手中线”形象地展现出母亲细致入微的缝纫动作,表达出她对儿子的深深牵挂。接着,“缝作行人身上衣”进一步强调了衣物中的亲情寄托。

“待换青衫朝日去”写儿子期待着更换新衣,满怀希望地踏上旅程,而“谁知白帽带星归”则暗示了意想不到的变故,可能是指儿子遭遇不幸,以“白帽带星”(可能指战事或贬谪)的形象表达了归来时的凄凉境况。

“别时早觉终天诀”表达了离别时的悲痛,仿佛预感此别可能是永诀。“底事能堪跬步违”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陪伴儿子的无奈与自责,每一步都似乎违背了母子之情。

最后两句,“一路显亲须努力,九原荒草恨依依”鼓励儿子在外要努力奋斗,同时也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无尽思念,即使儿子已逝,她仍会在心中怀念他,那荒草覆盖的墓地象征着母亲的哀思绵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离别时的悲欢离合。

收录诗词(82)

黄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季亨二首(其一)

枌榆接影一牛鸣,淑德相传到后生。

三世只身长婉娩,两儿双泪遽纵横。

蘋蘩春涧情何切,机杼秋堂眼倍明。

细读古今贤妇传,谁家騃女亦书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生平

生平因寡合,岁晚交更少。

非干世俗薄,自是志量小。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石门

吴越天下富,京畿游侠乡。

陇亩尽膏腴,第宅皆侯王。

世言苏湖熟,沾丐及四方。

自我来石门,触目何凄凉。

清晨开务门,有酒谁复尝。

累累挈妻子,汲汲求糟糠。

父老称近年,十载尝九荒。

聚落成丘墟,少壮争逃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再和实之喜雨呈正之

苦海渺无涯,火宅常自焚。

青衫不疗饥,白首非工文。

勉策疲驽姿,舍己为人耘。

造物真小儿,苦乐胡不均。

突如四月时,梅雨成炎蒸。

安得玉烛调,一晦复一明。

中夜忽自悟,感慨若有神。

有名汝不趋,有利汝不奔。

独与迂阔友,卜邻向东屯。

燕坐想羲皇,浩歌发商声。

床头有浊醪,啸咏聊自倾。

又如苦旱中,一雨涧壑盈。

草木回春姿,万象皆更新。

君今东屯成,拙寝复几兴。

我亦侧西流,草阁时共凭。

长想千载上,依依耦耕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