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罗秋浦明经丈属题云根老屋图,时约游罗浮

问青山、阅人多少,千秋谁占诗屋。

凤凰台冷余荒草,只有骚坛高筑。山十幅。

看出岫云根,暝压帽檐绿。先生睡足。

又吟对黄花,閒搔白发,瓮酒正初熟。

珊洲上,许我题襟句续。叩门来认乔木。

终南捷径徒供笑,底似归来盘谷。青簇簇。

指一角罗浮,画入屏风曲。猿催鹤促。

约村补梅花,洞骑蝴蝶,相与策筇竹。

形式:

鉴赏

此词《摸鱼儿》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题为“罗秋浦明经丈属题云根老屋图,时约游罗浮”。词中描绘了青山之下的老屋,以及屋主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词开篇即以问青山起笔,引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问青山、阅人多少,千秋谁占诗屋。”青山见证了多少人事变迁,又有谁能在这间老屋里留下千古诗名?接着,词人通过“凤凰台冷余荒草,只有骚坛高筑”两句,将老屋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暗示其曾是文人雅士聚会之地,如今却荒草萋萋,唯有文人的精神高筑不倒。

“山十幅。看出岫云根,暝压帽檐绿。”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云雾缭绕的画面,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暮色笼罩着一切,绿意盎然,充满了静谧与深邃。接下来,“先生睡足。又吟对黄花,閒搔白发,瓮酒正初熟。”词人想象屋主在享受宁静生活的同时,也未忘诗酒相伴,黄花映衬着白发,一壶新酿的酒正待品尝,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淡泊。

“珊洲上,许我题襟句续。叩门来认乔木。”词人表达了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留下自己的足迹,与屋主共同续写诗篇的愿望。接着,“终南捷径徒供笑,底似归来盘谷。”以终南山的捷径为例,讽刺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途径,而真正的归隐之乐,如同陶渊明的盘谷一样,是无法用世俗的标准衡量的。

最后,“青簇簇。指一角罗浮,画入屏风曲。”词人以罗浮山作为结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将这份美好融入生活的愿望。“猿催鹤促。约村补梅花,洞骑蝴蝶,相与策筇竹。”则描绘了一幅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猿猴催促、仙鹤相伴,与村民一同补植梅花,骑着蝴蝶,手持竹杖,畅游于山水之间,充满了诗意与乐趣。

整首词通过对老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屋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词人对传统文人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甘州.题杨崙西花笑楼填词图

记蘋边话雨,和新词、分擘小银笺。

恰兰膏、半剪乌丝,减字调仿金荃。

比似黄河争唱,按拍付婵娟。

一夕红楼上,花笑当筵。

底事倦游词客,甚江湖载酒,閒却年年。

忆坠欢如梦,心住白鸥边。

羡刘樊、双声度曲,傍玉台、写韵倚香肩。

争知我、抱囊琴,望悽绝无弦。

形式: 押[先]韵

一枝春.十二月六日偕姬人登隔山探梅。日暮刺船烟水中,鬓影衣香,画入明镜,白云翠黛,竹外窥人。自倚长调,教以琼箫度之。不减白石老仙过松陵风致也

同爱清寒,问霜禽几日,梅花开了。

携来翠袖,博得癯仙都笑。

多情石帚,赋疏影、旧时词稿。

应更把、罗绮围香,占尽寿阳春早。重寻苇边兰棹。

度歌云一缕,湖山青绕。琼妃玉立,媚我小红姿皎。

松陵画里写烟水,鬓鬟双照。

还唤起、花外凉蟾,玉龙夜悄。

形式:

浪淘沙.黄日坡茂才招集禺阳草堂,拜坡仙生日

肃拜仰须眉。笠展图披。命宫磨蝎并昌黎。

幸有解禅天女在,诵偈相随。进酒谱新词。

笺墨横飞。海山仙恨不同时。

手汲寒泉添茗供,摘取南枝。

形式:

虞美人.虹桥仙馆观武彝虹桥木,从兄伯澄郎中属题

岩阿不秘神功迹。连理同珍惜。玉符金简渺难寻。

犹认随刊辛苦八年心。幔亭张乐群仙聚。

记踏鳌梁背。涂山神女不曾知。

飞落人间多恐种相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