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其一)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

寄谢伯牙子,何须钟子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其一)》中的一段,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喜爱和对他超然生活态度的赞赏。首句“吾爱陶靖节”直接表明了诗人对陶渊明(又名陶潜,字靖节)的敬仰,他欣赏陶渊明那种不拘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接着,“有琴常自随”描绘了陶渊明即使没有华丽的音乐伴奏,也能从弹琴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乐趣。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独特的心境,只有真正理解他的人才能体会这种无需外在形式的内在快乐。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认为真正的快乐源自内心,而非外在的赞誉或物质追求。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则转向对人格品质的赞美,君子坚定自信,不随波逐流,而普通人则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最后两句“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点明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只要内心有所收获,外界的纷扰就显得微不足道。

结尾处,诗人以“寄谢伯牙子,何须钟子期”向古代知音故事中的伯牙和子期致敬,暗示自己并不需要像他们那样寻找知音,而是更看重自我内心的满足和共鸣。整首诗通过陶渊明的典故,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其二)

钟子忽已死,伯牙其已乎。

绝弦谢世人,知音从此无。

瓠巴鱼自跃,此事见于书。

师旷尝一鼓,群鹤舞空虚。

吾恐二三说,其言皆过欤。

不然古今人,愚智邈已殊。

奈何人有耳,不及鸟与鱼。

形式: 古风

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

夜半群动息,有风生树端。

飒然飘我衣,起坐为长叹。

苦暑君勿厌,初凉君勿欢。

暑在物犹盛,凉归岁将寒。

清霜忽以飞,零露亦漙漙。

霜露本无情,岂有私蕙兰。

不独草木尔,君形安得完。

栉发变新白,鉴容销故丹。

风埃共侵迫,心志亦摧残。

万古一飞隼,两曜双跳丸。

扰扰贤与愚,流沙逐惊湍。

其来固如此,独久知诚难。

服食为药误,此言真不刊。

但当饮美酒,何必被轻纨。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奉使契丹回出上京马上作

紫貂裘暖朔风惊,潢水冰光射日明。

笑语同来向公子,马头今日向南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乾河见寄之作

忆昨初受命,同下紫宸朝。

问君当何之,笑指北斗杓。

共念到几时,春风约回镳。

所持既异事,前后忽相辽。

风月坐易失,山川行知遥。

回头三千里,双阙在紫霄。

我老倦鞍马,安能事吟嘲。

君才绰有馀,新句益飘飘。

前日逢吕郭,解鞍憩山腰。

僮仆相问喜,马鸣亦萧萧。

出君桑乾诗,寄我慰寂寥。

又喜前见君,相期驻征轺。

虽知不久留,一笑乐亦聊。

归路践冰雪,还爱脱狐貂。

君行我即至,春酒待相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