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和韵

历穷山底路,浑不见人家。

傍石寻丹鼎,随云到玉华。

蝶幽停蕙蕊,鹿饱卧苔花。

中有胡麻甑,香泉浸碧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走过深山小径,满眼都是荒凉无人烟。
沿着石头寻找炼丹的宝鼎,跟随云雾来到仙境般的玉华峰。
蝴蝶在幽静的蕙草花蕊上停留,鹿儿在苔藓花丛中吃饱后悠闲地躺着。
山中有一口胡麻做的饭甑,清泉浸泡着碧绿的沙粒。

注释

历:经历。
穷:尽。
山:山脉。
底:底部。
路:道路。
浑:完全。
不:没有。
见:看见。
人:人。
家:房屋。
傍:靠着。
石:石头。
寻:寻找。
丹:丹药。
鼎:炼丹器皿。
随:跟随。
云:云彩。
玉华:形容美丽的玉石般的山峰。
蝶:蝴蝶。
幽:幽静。
停:停留。
蕙蕊:蕙草的花蕊。
鹿:鹿。
饱:吃饱。
卧:躺下。
苔花:苔藓上的花。
中:中间。
有:存在。
胡麻甑:用胡麻做成的饭甑。
香泉:香气四溢的泉水。
浸:浸泡。
碧沙:碧绿色的沙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深山中穿行的情景。首句"历穷山底路"展现了山路崎岖,深入山谷的艰难,而"浑不见人家"则突出了环境的荒僻与寂静。接着,诗人"傍石寻丹鼎",想象自己在寻找神秘的仙丹,暗示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随云到玉华"则进一步描绘出飘渺的仙境,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蝶幽停蕙蕊"写蝴蝶在幽香的蕙草花蕊上停留,增添了山中的生机与宁静;"鹿饱卧苔花"则以鹿的悠闲生活映衬出山林的恬静与和谐。最后两句"中有胡麻甑,香泉浸碧沙"描绘了一幅画面:山中可能有炊烟升起,胡麻饭香四溢,泉水清澈见底,浸润着碧绿的沙石,呈现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景象。

整体来看,赵处澹的《山行和韵》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行的体验与自然景色、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收录诗词(26)

赵处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夜

渔笛吹清夜,芦花深处闻。

岸穷天拍水,山静月笼云。

蛩哽声声切,萤明个个分。

任渠尘外事,城市日纷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厌雨

拟欲占晴待暮鸦,不禁愁思满蒹葭。

片云飞渡风和雨,斜日低穿水浸沙。

薏苡石边收钓笠,芙蓉篱外响芦笳。

最怜冉冉秋将半,未得先乘问月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村居

乍晴山染碧,过雨落疏花。

水阔暮天迥,村居春昼嘉。

倚栏时展画,留客旋烹茶。

剩得闲中趣,吟诗到日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和韵

爱看山色遍,小立渡头风。

飞鹭起沙渚,何人移短篷。

村烟秋入夜,江月冷摇空。

回首清香满,方知是桂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