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
繁花落尽春风里,绣被郎官不负春。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场春夜宴饮的温馨画面。"银烛煌煌半醉人",烛光映照下,人们已有了几分酒意,气氛轻松愉悦。这不仅展示了宴席上的欢乐氛围,也反映出诗人的心情和当下的放松状态。
"娇歌宛转动朱唇"一句,则通过歌声的娇媚流畅和嘴唇的红润来描写歌者的姿态,传递出一种柔美与生动。这不仅是对歌者外貌的赞美,也强调了她歌唱时的声音特质,令人仿佛能听到那优美的歌声。
"繁花落尽春风里"一句转换了场景,从室内宴饮转向室外自然。虽然春天的繁花已经凋零,但依然有着春风的温柔,这春风不仅是季节的象征,也可能是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一种留恋和珍惜。
"绣被郎官不负春"则通过对男子(郎官)与精美被褥(绣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位男子能够把握住春天的美好,不要辜负这份青春的美丽。这既有对对方的一种期待,也有对当前时光的一种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歌者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春夜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对青春美好的珍惜之情。
不详
[唐](约公元八O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初前后在世。工诗,与上人灵一交游,唱答颇多。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二人登进士第;而他与韩愈、王涯等共为龙虎榜。后仕历东宫卫佐。《全唐诗》之三百四十八一卷传世
云盖秋松幽洞近,水穿危石乱山深。
门前自有千竿竹,免向人家看竹林。
虽有柴门长不关,片云高木共身闲。
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欲移居更上山。
凉叶萧萧生远风,晓鸦飞度望春宫。
越人归去一摇首,肠断马嘶秋水东。
江上翁开门,开门向衰草。
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