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宇文使君山行

城中望西山,爽气固可致。

不如山中行,衣屦染浓翠。

使若资高逸,铁马奏横吹。

平郊何旷荡,修竹亦清閟。

既闻苏门啸,遂挹浮丘袂。

似嫌太清绝,开宴尽主意。

戏留楚台云,宝靥斗姿媚。

珠贯按歌声,泉涌发诗思。

归来殊不倦,吏牍阅千纸。

却笑江左人,把酒辄遗事。

下客亦未衰,尚可提万骑。

安能学胡公,危苦寄鹤翅。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城中眺望西山,清爽的气息确实能引来。
不如在山中漫步,衣履沾染深绿的翠色。
若是追求高雅闲逸,马蹄声中奏起激昂的乐曲。
广阔的平原何等开阔,修长的竹林也显得清新静谧。
听到苏门的啸歌,便想挽起仙人的衣袖。
似乎嫌这里过于清冷,我们决定设宴,尽享欢乐。
玩笑般留下楚台的云彩,美人们争艳斗丽。
歌声如珠串般流淌,灵感如泉水涌出。
回来后丝毫没有疲倦,处理公文直到千纸堆积。
我笑江左之人,饮酒时总是忘记往事。
宾客们依然精神焕发,还能率领万马千军。
怎能效仿胡公,将困苦寄托于仙鹤之羽。

注释

爽气:清爽的气息。
固:确实。
资:追求。
横吹:激昂的乐曲。
旷荡:开阔。
清閟:清新静谧。
苏门:指隐士或高人之居所。
浮丘: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太清绝:过于清冷。
主意:欢乐的主意。
楚台:古代楚国的宫殿或高台。
宝靥:美丽的面庞。
珠贯:比喻歌声流畅。
万骑:形容军队众多。
胡公:指胡广,东汉名臣,以清廉著称。
鹤翅:比喻超脱尘世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次韵宇文使君山行》,通过描绘山中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超脱世俗的心境。首句“城中望西山,爽气固可致”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清新之气的向往,而“不如山中行,衣屦染浓翠”则直接表达出对山行的渴望,感受到大自然的浓厚气息。

“使若资高逸,铁马奏横吹”暗含诗人想要摆脱尘世束缚,追求高雅闲逸的生活。接下来,诗人赞美了山野的开阔与竹林的清幽,“平郊何旷荡,修竹亦清閟”,并借“苏门啸”和“浮丘袂”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似嫌太清绝,开宴尽主意”暗示诗人想要打破山中的孤寂,设宴邀请友人共聚,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戏留楚台云,宝靥斗姿媚”运用比喻,形容宴席上的欢乐气氛。随后,诗人沉醉于音乐与诗歌创作中,“珠贯按歌声,泉涌发诗思”。

最后,诗人虽然在山中流连忘返,但并不因此耽误公事,“归来殊不倦,吏牍阅千纸”,反而以轻松的心态处理繁杂的政务。他以此自嘲,调侃那些只会饮酒作乐而忽视政事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具豪情壮志,“下客亦未衰,尚可提万骑”。

整首诗以山行为线索,通过描绘山景、宴会和自我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师伯浑见寄

穷乡久客易消魂,短发秋来白几分。

梦泛扁舟镜湖月,身骑瘦马剑关云。

万钉宝带知何用,九转金丹幸有闻。

欲与先生同此计,会营茅舍近江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师伯浑见寄

眉山汉嘉东西州,估船日日到津头。

不得讲书一行字,倚遍临江百尺楼。

黄钟大吕忽复见,绣段英瑶何足酬。

愿约青神王夫子,来醉万景作中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何元立都曹赠行

嘉荣东西川,此别不为远。

徘徊凌云寺,决去未遽忍。

登高望故人,烟树参差见。

悬知今日梦,不隔重城键。

平生相从意,百年有未满。

结巢青城云,期子在岁晚。

形式: 古风

次韵张季长题龙洞

我昔谒紫皇,翳凤骖虬龙。

俯不见尘世,浩浩万里空。

谪堕尚远游,忽到汉始封。

西望接蜀道,北顾连秦中。

壮哉形胜区,有此蜿蜒宫。

雷霆自鞺鞳,环玦亦璁珑。

石屋如建章,万户交相通。

来者各有得,尽取知无从。

凭高三叹息,自古几英雄。

老我文字衰,挥毫看诸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