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子夜歌(其一)

春鸟既集渚,春花复著林。

高台不可望,春色荡侬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首句“春鸟既集渚,春花复著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鸟儿们聚集在水边,花朵在树林中绽放的情景,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接着,“高台不可望,春色荡侬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春景的深深感慨,仿佛整个春天的色彩都触动了他的心灵,使得他无法自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通过鸟语花香和内心情感的交织,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明代诗歌中描绘春景的佳作之一。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四时子夜歌(其二)

绮窗媚初月,罗帐褰春风。

欢复自顾虑,崎岖当奈侬。

形式: 乐府曲辞

四时子夜歌(其三)

三伏天雨火,郎但笼窗坐。

何处汲寒浆,金瓶井中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哿]韵

四时子夜歌(其四)

婉伸华簟上,不下葳蕤钥。

郎君已自前,罗衣那及著。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四时子夜歌(其五)

庭含明月光,蟋蟀入床语。

独自理寒衣,秋风动砧杵。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