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子夜歌(其四)

婉伸华簟上,不下葳蕤钥。

郎君已自前,罗衣那及著。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华美的竹席上静卧,却无法让心爱之人靠近的微妙情感。"婉伸华簟上",女子轻轻舒展身体躺在精美的竹席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不下葳蕤钥",暗示她的心扉如同紧闭的宝盒,即便是亲密的人也无法轻易开启,流露出一种深藏不露的情感状态。

接着,"郎君已自前",似乎暗示了女子的伴侣或仰慕者已经来到她的身边,但"罗衣那及著",却表达了即使对方已经接近,却仍然无法触及她内心深处的遗憾与无奈。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服饰的比喻,将情感的隔阂具象化,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距离感和失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爱情中的一种微妙而又复杂的心理状态,即渴望亲近却又因某种原因无法真正靠近的矛盾心情。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四时子夜歌(其五)

庭含明月光,蟋蟀入床语。

独自理寒衣,秋风动砧杵。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语]韵

四时子夜歌(其六)

荧荧斜月辉,累累清露垂。

中宵不还卧,徘徊独为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四时子夜歌(其七)

郎从何处来,重袍那如水。

酒无沙糖味,为他沃寒尔。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四时子夜歌(其八)

北风振枯林,严霜杀百草。

欢不与时竞,独向相思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