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瀑水东南冠,庐山未足论。
飞来长似雨,流处不知源。
洞里龙为宅,溪边石作门。
修行谢康乐,庵有故基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的《题石门洞》,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和庐山瀑布的比较。首句“瀑水东南冠”赞美瀑布犹如东南方最美的冠冕,形象生动。接下来,“庐山未足论”暗示庐山瀑布虽有名,但石门洞的瀑布更加令人惊叹。
“飞来长似雨”进一步描绘瀑布如雨般倾泻而下,气势磅礴。诗人通过“流处不知源”强调瀑布源头的深远与神秘,增加了其壮丽之感。接下来,他运用想象,将龙寓言化,说瀑布下的洞穴是龙的居所,溪边的石头则仿佛是天然的门户,增添了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修行谢康乐,庵有故基存”表达了诗人对古人谢康乐的敬仰,以及对石门洞悠久历史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
不详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斗建魁星地,城隅李氏亭。
竹高随路有,山静隔江青。
人在云间语,潮生户外汀。
凭高一长望,疑欲入沧溟。
住屋半依村,先生气貌尊。
若非迎好客,长是掩柴门。
觅句行山影,披蓑钓月痕。
固贫年八十,惟得令名存。
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
行向楼高处,却如身在船。
野花春渚外,山色海云边。
一任人来往,兹怀亦浩然。
混沌分来便至今,纷纷巧事日成林。
月明未免虾蟆食,秋至依然蟋蟀吟。
自叹一身全是幻,谁能万事不容心。
到君斋舍清如水,应使凡机尽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