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实凤将至,水清鱼自行。
着我草亭里,危坐学长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自在。首句“竹实凤将至”,以“竹实”象征着纯洁与高雅,“凤将至”则预示着吉祥与美好的即将到来,营造出一种期待与喜悦的氛围。次句“水清鱼自行”,通过“水清”与“鱼自行”的对比,展现了水的清澈与生命的自由,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生命的活力。
接着,“着我草亭里,危坐学长生”,诗人置身于草亭之中,静坐其中,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长生”不仅指肉体的永存,更蕴含了精神层面的永恒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超越世俗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学思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传达了对生命、对存在的深层次理解,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感悟。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道士本避世,问之无姓字。
如何千载后,石室有人至。
雷公起卧龙,为国作霖雨。
飞电掣金蛇,其谁敢余侮。
臣灵长亘天,何时化为石。
特立千万年,终古无人识。
仙人非痴人,山中犹读书。
嗟我癈学久,闻此一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