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晚行

秦川不得却归耕,奉诏年来在楚城。

孤寺残钟催夕照,汀洲疏苇送秋声。

西风独起湖山思,久客应知寂寞情。

野鹤渐无惊弋意,对人孤立水烟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无法回到秦川去耕田,遵命年来滞留楚城。
孤独的寺庙钟声催促夕阳,水边稀疏的芦苇传送秋意。
西风吹过湖光山色引起思绪,长久在外的游子想必深知寂寥之情。
野鹤已不再因人而惊慌,独自立于水面,烟雾平静。

注释

秦川:指代关中平原。
却归耕:返回家乡耕作。
奉诏:遵从皇命。
楚城:古代楚国的地域,这里泛指南方城市。
孤寺:荒废或孤立的寺庙。
残钟:破旧的钟声。
汀洲:水边的沙滩或洲地。
疏苇:稀疏的芦苇。
西风:秋季的风。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寂寞情:孤独、寂寞的心情。
惊弋:因捕猎而惊飞。
孤立:单独站立。
水烟平:水面平静如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寇准在秦川任职期间,无法回归田园,被朝廷派遣到楚城的情景。诗人通过孤寺残钟和汀洲疏苇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落寞的氛围。西风起时,他的思绪飘向湖光山色,寓含着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寂寥。他自比为野鹤,不再担心猎人的弋射,静静地立于水面,形象地表达了长期在外为官的淡泊心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抒怀,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无奈与内心的平静。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江上晚望怀所知

迟迟迷远信,闲立大江隅。

游子在何处,秋风吹五湖。

潮回沙鸟聚,岸阔钓船孤。

归去还堪叹,田园半已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江行书事

孤棹沿流岸,凝怀似旧游。

朝云生岳顶,斜月动江流。

贱节难干世,离心易感秋。

因思六朝事,千古有遗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池上秋书

虚斋独语复书空,闲对林塘思少同。

霜叶声乾飘夕照,露荷香冷泣秋风。

时平偶作青衫吏,心老浑如白发翁。

昨夜渭川归好梦,一船烟雨打孤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初到长安书怀

荐承丹诏抚彫残,适值年丰万井安。

旧职尚兼黄阁贵,前驱新拥碧油寒。

静怜风竹经宵听,老爱山云尽日看。

魂梦不知关塞外,有时犹得到金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