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

少年鞍马勤远行,卧闻龁草风雨声,见此忽思短策横。

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诗瘦,不如芋魁归饭豆。

门前欲嘶御史骢,诏恩三日休老翁,羡君怀中双橘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少年鞍马勤远行,卧闻龁草风雨声"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年轻人骑着马远行的情景,夜晚躺在草地上听着风雨声,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胸怀。

"见此忽思短策横" 这句表达了诗人看到这些情景时,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挥洒自如的书法和文采,但现在却已不复存在,这是对过去光辉岁月的一种怀念之情。

"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诗瘦"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诗人用“十年”来形容时间的长短,用“髀肉磨欲透”比喻自己岁月的消磨和身体的衰老,反观自己的文采已不如往昔。

"不如芋魁归饭豆" 这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认可和回归。芋魁是一种土豆类的植物,是平民百姓常食用的根茎类蔬菜,饭豆则是家常便饭中的主食。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在岁月的洗礼中,已经学会了珍惜眼前的人生,不再追求过往的辉煌。

"门前欲嘶御史骢,诏恩三日休老翁"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退隐生活的情景。诗人想象自己将来会像一匹老马一样,被放逐在家门前,而“诏恩三日休老翁”则表达了对朝廷恩惠的期盼。

最后,"羡君怀中双橘红" 这句是对朋友黄鲁直的赞美之词,羡慕他如同手中的鲜红橘子一般,生机勃勃。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和艺术生活的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接受,展现了一种超脱与平和的哲学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了苏轼特有的豪放不羁与深邃内涵。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余与李廌方叔相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诗送之

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

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

青袍白纻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

买羊酤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

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形式: 古风

和宋肇游西池次韵

汉皇慈俭不开边,尚教千艘下濑船。

贪看艨艟飞斗舰,不知赑屃舞钧天。

故山西望三千里,往事回思二十年。

自笑区区足官府,不如公子散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仆领贡举未出,钱穆父雪中作师见及,三月二十日,同游金明池,始见其诗,次韵为答

雪知我出已全消,花待君来未敢飘。

行避门生时小饮,忽逢骑吏有嘉招。

鱼龙绝技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知有黄公酒垆在,苍颜华发自相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韩康公挽词三首(其一)

故国非乔木,兴王有世臣。

嗟余后死者,犹及老成人。

德业经文武,风流表搢绅。

空馀行乐地,处处泣遗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