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萧立之作,题为《题云心适楚吟稿》。诗中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文学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联“翠重阴一握天,旧来此地著吟仙”,以“翠重阴”描绘出一片郁郁葱葱、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的“吟仙”既指古代的诗人,也暗喻了诗人自己,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颔联“自题淮海短长句,又□郴江二百年”,提到诗人自题的作品,与淮海(即淮河)和郴江(可能指湖南的郴江)相关,暗示作品跨越了时间的长河,历经两百年的传承与流传。这一联巧妙地将个人创作与历史联系起来,体现了文学的永恒价值。
颈联“夜雨滋兰深屈畹,春风种橘长苏泉”,运用自然界的季节变化来象征人生的起伏与成长。夜雨滋润着兰花,使其在屈畹中生长得更加茂盛;春风则让橘树在苏泉边茁壮成长。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如同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在文学的领域中不断成长与繁荣。
尾联“监州文采推南阮,夔后留看适楚编”,提到了古代的文人南阮和夔,他们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才子。这里诗人将自己与这些历史上的文学巨匠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与期待。同时,“适楚编”可能指的是前往楚地的文集或作品,暗示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古代文人那样,被后世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