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州胡马客,莲剑寒锋清。
笑看华海静,怒振河山倾。
金鞍试风雪,千里一宵征。
韔底揪羽箭,弯弓新月明。
仰天坠雕鹄,回首贯长鲸。
慷慨激忠烈,许国一身轻。
愿系匈奴颈,狼烟夜不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在边塞的勇猛将军,骑着胡人的战马,手持莲花状的剑锋锐利。在这宁静的华夏海疆,他不仅能笑看四周的平和,更能在怒吼中撕裂河山的束缚。金色的马鞍在风雪中测试着他的英勇,每夜都能千里奔袭,展现出超凡的武力。在他的箭囊底部,羽箭整齐地排列,而弓形如新月般明亮。仰望苍天,他仿佛能够抓住飞翔的雕鹗;回首之时,那长长的鲸鱼也似乎被他穿越而过。
诗中的慷慨激发的是将军忠诚和勇猛的情怀,许下了即使献出一身,也是轻于鸿毛的豪言。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系住匈奴人的颈项,让那些边塞之地夜晚不再有狼烟四起的惊恐。
诗歌以其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英雄将领的形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边疆安宁和民族英雄的深切关怀。
不详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调瑟更番说改弦,妙歌投俗只堪怜。
人间不见迢迢谷,移勒山庭亦足贤。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
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
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泼墨挥毫别有神,北碑南帖辨尤真。
幽栖近忆梅源路,独以书名属此人。
曈日破寒天,红光生紫烟。
诗情归草梦,春色染桃笺。
眉月添明镜,梅妆静翠钿。
堂开诸弟集,相对笑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