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钱申仲漆堂隐居四首(其一)望云亭

昔年隐君子,共修地下文。

王官竟不返,幸树十里春。

哀哉抱长思,恸哭苍山根。

肠回日万周,系此三尺坟。

伤心閟黄壤,矫首望白云。

云去无处所,泪湿冢前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孤独与哀思,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通过“昔年隐君子”这一开篇,引出了对已逝隐士的怀念之情。接着,“共修地下文”一句,暗示了这位隐士不仅在世时留下了文学的遗产,更在精神上与他人建立了深厚的联系。

“王官竟不返”,表达了对隐士未能重返世俗官场的遗憾,同时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推崇。接下来,“幸树十里春”一句,以“幸”字强调了隐士得以在自然中找到慰藉,享受春日的美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哀哉抱长思,恸哭苍山根”描绘了隐士逝世后,人们对其深深的哀悼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永恒怀念。“肠回日万周,系此三尺坟”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思念之深,即使在坟墓旁也难以释怀。

最后,“伤心閟黄壤,矫首望白云”表达了对逝者安息于黄土之下的感慨,以及对天空白云的向往,象征着灵魂的解脱与自由。而“云去无处所,泪湿冢前麟”则以云的飘渺和泪水的痕迹,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不可追回的哀伤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隐逸生活、自然之美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724)

孙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号:鸿庆居士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1081~1169

相关古诗词

寄题钱申仲漆堂隐居四首(其二)芳美亭

离离陌上花,春到锦营中。

上冢千骑出,竟天晚旌红。

故园已陈迹,风流馀此翁。

渺渺山间曲,披披烟雨丛。

种桃今著花,千岩贮春风。

锦绣裹山谷,遗民悲故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寄题钱申仲漆堂隐居四首(其三)遂初亭

行有叱驭难,坐有垂堂畏。

莫驱九折险,轻用千金贵。

为贫聊尔尔,兴尽我辄逝。

平生慕朱游,肯污薛宣吏。

清晓拄笏坐,西山有佳气。

一笑食蛤蜊,宁复知许事。

形式: 古风

寄题钱申仲漆堂隐居四首(其四)通慧亭

硗硗锡为骨,瘦脊盘九龙。

中涵千斛乳,连络万窍通。

漆堂枕其股,飘饮乃不供。

诗翁亏天巧,妙契卓锡工。

青林破苍玉,碧井卧白虹。

他年一杯酒,配食桑苧翁。

形式: 古风

寄题胡茂老枢密横山堂

古县水山国,万室蟠其中。

环成千嶂合,并合不泉通。

我公擅一壑,曾云生荡胸。

放神八极外,坐驾两腋风。

峨峨十二环,半出帘幕重。

修眉画新就,一抹翠扫空。

欣对惬平生,似为悦已容。

百金置酒地,窗户浮青红。

高陵拄笏见,采菊篱下逢。

坡陀径千丈,横绝垂天雄。

日丽莺谷晚,沙喧燕泥融。

悠然命巾车,往往载客从。

大句琢天巧,朱弦奏三终。

溪山久寂寥,高辞擅无穷。

天王驾群英,长辔系九戎。

安知横山下,一榻似老龙。

功名方鼎来,龟祥兆飞熊。

勒石诵中兴,浯台两穹崇。

西州归谢傅,东海表太公。

千年丁令威,骑鹤还故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