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氏清芬阁

干戈唐季风尘中,一代文章扫地空。

先生诗鸣最晚出,句法未减元和工。

玉壶藏冰不受垢,卜隐宛蹈严陵踪。

至今名字照人目,直与山水为无穷。

我舟南纪坐烦促,接岁风波仍转蓬。

缅怀先生酌溪水,梅花如霰落晚风。

清芬筑室家有法,亦见裔孙白云翁。

叔今策得待三接,仲也昔跨御史骢。

乃翁归来三十载,语笑但觉朱颜红。

翁不见东飞百劳西飞燕,南飞乌鹊北飞鸿。

人生游宦正如此,我欲买田归江东。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题方氏清芬阁》由宋代诗人朱彦所作,描绘了对一位名为方氏的文人雅士的赞美与怀念。诗中以“干戈唐季风尘中,一代文章扫地空”开篇,点明了方氏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如同一股清流,扫除了一代文章的尘埃。接着,“先生诗鸣最晚出,句法未减元和工”赞颂了方氏诗歌的高超技艺,即使在晚年创作,依然保持了与唐代元和年间大师们相媲美的水平。

“玉壶藏冰不受垢,卜隐宛蹈严陵踪”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方氏比作玉壶中不染尘垢的冰块,以及像严子陵一样隐居的智者,表达了对方氏高尚人格和隐逸情怀的敬仰。接下来,“至今名字照人目,直与山水为无穷”则进一步强调了方氏名声的长久流传,仿佛他的名字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永存于世。

诗的下半部分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感慨与怀念。“我舟南纪坐烦促,接岁风波仍转蓬”,描述了诗人身处南方,生活忙碌而动荡不安的状态,与方氏的宁静与自由形成了鲜明对比。接着,“缅怀先生酌溪水,梅花如霰落晚风”通过想象与回忆,描绘了方氏在溪边饮酒赏梅的画面,以及晚风吹落梅花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清芬筑室家有法,亦见裔孙白云翁”赞扬了方氏家族的传承与清雅之风,以及其后人的高尚品质。最后,“叔今策得待三接,仲也昔跨御史骢。乃翁归来三十载,语笑但觉朱颜红”通过对比叔侄两代人的不同经历,以及对方氏归来的怀念,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人生的无常。

“翁不见东飞百劳西飞燕,南飞乌鹊北飞鸿。人生游宦正如此,我欲买田归江东”以自然界中的鸟儿飞翔为喻,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漂泊的感慨,以及诗人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愿。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去时代的追忆,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8)

朱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舒州司法参军。哲宗绍圣中除江西转运判官,未几,移江东。徽宗继位,召为刑部侍郎。大观元年(一一○七),以显谟阁待制知杭州。四年,徙知颍昌府。宣和中,以疾乞归。卒于江宁,年六十八。事见《乾道临安志》卷三、清同治《南丰县志》卷二三。今录诗八首

  • 字:世英
  • 籍贯:南丰(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题严子陵钓台

泊舟钓台侧,敬谒严子陵。

碧山如佩环,水作锵然声。

定知千载后,尚复有遗灵。

长啸明月下,缅怀今古情。

世利浊于酒,末俗遭尘冥。

毫发不一直,戈矛岂相争。

先生得高蹈,万钧独可轻。

持钓偶自适,潜鱼不吞醒。

清风在人耳,凛凛见典刑。

不如台下水,方可濯尘缨。

形式: 古风

寒光阁

驾舟掠杭越,小泊清溪门。

平生江令尹,邀我溪南园。

丹碧气成霞,楼疏何郁盘。

江城春事起,腊候已向残。

的皪小梅花,暗香媚山樊。

冰髯绝可爱,青士联苍官。

君家艺兰畹,岁久兰有荪。

我生真漫浪,嗜好无一存。

尚作山水想,十年劳梦魂。

历眼沧洲趣,兹盟那可寒。

他年钓竿手,来傍沈郎滩。

形式: 古风

麻姑山

羽驾龙车旧宅,金炉玉简幽宫。

双练亭前秋水,七星杉下春风。

莲沼何年变白,桃源几度翻红。

明月清阴轩上,星冠羽褐髯翁。

一弄瑶池新曲,夜寒风入霜松。

形式: 六言诗

江楼

麻源山压盱江水,江楼迥对江山起。

波平月满千里空,金斗栏干露如洗。

此时想见一尊开,杳杳征帆破浪来。

挥毫写尽江山景,何有飘零庾信哀。

自怜久作红尘客,梦断江南烟水白。

会歌黄鹄赋前溪,不作区区吟越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