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茅屋松窗小隐家,茶烟漠漠水斜斜。

檐间乳燕未成语,庭下石榴争放花。

赖有诗书销白日,倦随车马走黄沙。

林泉旧约好径去,风雨满江垂钓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雅的隐居生活画卷。首句“茅屋松窗小隐家”,点明了居住环境的简朴与自然,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接着,“茶烟漠漠水斜斜”一句,通过“茶烟”和“水斜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氛围,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茶香,感受到水流的轻柔。

“檐间乳燕未成语,庭下石榴争放花”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乳燕尚未学会说话,却已跃跃欲试,石榴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展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赖有诗书销白日,倦随车马走黄沙”则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在忙碌的一天中,以诗书为伴,消磨时光,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林泉旧约好径去,风雨满江垂钓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他渴望回归自然,沿着熟悉的路径,享受风雨中的垂钓乐趣,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4)

何大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年仅十八岁。宣和元年(1119),太学录,六年(1124),秘书省正字。迁秘书省著作郎。建炎四年(1130),为滕康、刘珏属官,坐失洪州除名岭南编管。绍兴五年(1135),放逐便。二十年(1150),左朝请郎、直秘阁。二十七年(1157),主管州崇道观,旋落职。隆兴元年(1163),由浙西安抚司参议官主管台州崇道观

  • 字:晋之
  • 籍贯:安徽广德
  • 生卒年:1118

相关古诗词

赠铅山余适正

下邳先生头如雪,手把遗编未尝辍。

曾吟孝行三百篇,转作蒙求义尤切。

朝廷求书遍海隅,不问簪缨与岩穴。

先生亲写此书进,郡守封题献双阙。

可惜要路无知己,经年不报还蹉跌。

或思慷慨诣公车,空守无金肘屡掣。

僦屋穷居县市西,生涯有路蒙鸠拙。

图书满架不济用,门巷萧条空岁月。

去年相见衣不完,今年相见衣频结。

奔波辛苦养妻子,未免长裾事干谒。

东邻右姓夸铜臭,西舍富儿称金埒。

墙屋文绣竞纷华,盘馔腥膻恣罗列。

相逢徒解问寒温,谁把斗升济涸辙。

才高学富老益贫,口中漫有张仪舌。

迩来闻说苦多病,闭门不出经时节。

况当催暮岁峥嵘,朔风劲疾高冈裂。

城居柴米价转增,往往晨昏更悽屑。

曾参居卫肘常见,夫子在陈粮亦绝。

古地圣贤贯如此,莫学儿曹暗悲咽。

束薪斗米助朝炊,却恐庄周笑濡沫。

形式: 古风

春风藜杖起诗豪。

形式: 押[豪]韵

宿金铺观

褰裳夜入金铺宿,清气一宵吟不足。

月在碧潭风在松,何必洞天三十六。

形式: 七言绝句

和潘良贵三江亭韵

爽气寒光四壁侵,青山千仞水千寻。

远观吾里瀛洲路,怅望谁人魏阙心。

春到已多鸣佩玉,酒酣应有解貂金。

紫微太守经营巧,消得时贤次第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