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养竹轩歌为周庄吴逵子道赋》由元末明初诗人华幼武所作,通过对养竹轩中修竹的描绘,表达了对君子品格的赞美与追求。
开篇“高轩公子良不俗,不种奇花种修竹”,以“高轩公子”比喻主人的高雅不俗,选择种植修竹而非奇花,象征其志趣高洁,不随波逐流。接着“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两句,对比奇花短暂的艳丽与修竹长久的生机,凸显了修竹的坚韧与持久之美。
“春雷击地新笋生,龙角森森那忍触”描绘了春雷过后新竹破土而出的景象,以“龙角”形容竹尖的挺拔,表达出对新生力量的敬畏与期待。“自锄暖土厚栽培,手挈银瓶细浇沃”则展现了主人精心培育竹子的过程,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呵护与珍惜。
“深根扫除蝼蚁窟,香叶终期凤凰宿”通过深根除虫、期待凤凰栖息的细节,寓意着修竹不仅自身坚韧,也能够吸引高洁之士。“日使沾濡雨露恩,岁寒岂惮冰霜酷”则进一步强调了修竹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不屈,象征着君子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能保持高洁品质。
“猗猗绕户矗琅玕,含雾连烟比淇澳”描绘了竹林环绕、雾气缭绕的美景,将修竹比作淇澳的美景,增添了诗的意境美。“招摇皓月金琐碎,勾引清风声戛玉”通过皓月映照、清风声如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静谧与高雅。
“炎天展簟卧苍雪,春日听莺泛醽醁”则是对竹林四季之美的具体描绘,炎夏可以乘凉,春日可以听莺鸣,饮酒品茗,享受自然之乐。“可能一日暂相忘,坐对此君看不足”表达了对竹的喜爱与不舍,即使暂时忘记其他事物,也难以离开这竹林的美景。
最后,“君不见白乐天,重言养竹比养贤。又不见东坡诗,无竹士俗不可医”引用白居易和苏轼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竹子与君子品格之间的联系,以及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君今有竹善培养,会看直拂青云上”则是对主人培养竹子的肯定与期望,希望竹子能像君子一样,直冲云霄,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修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君子品格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