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喜言三首(其二)

七十回来秋叶零,后怜历岁已晨星。

不才尽自惭诸己,识字聊堪破一丁。

心事浩随云共白,鬓毛难学草回青。

湖田绕舍粗睟粥,鸡骨丰凶屡托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屠滽的《七十喜言三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年届七十后的感慨与生活状态。首句“七十回来秋叶零”,以落叶象征岁月流逝,暗示诗人已进入老年。次句“后怜历岁已晨星”进一步强调时光荏苒,自己如同黎明前的星星,稀疏而珍贵。

“不才尽自惭诸己”表达了对自己才能有限的自谦,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无奈。接下来,“识字聊堪破一丁”则以谦虚的态度自嘲,说自己仅能识字,学问浅薄。

“心事浩随云共白”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宽广与淡泊,将心事寄托于白云,表明他心境如云般自由自在。然而,“鬓毛难学草回青”又揭示出岁月无情,白发无法再变黑,流露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两句“湖田绕舍粗睟粥,鸡骨丰凶屡托灵”,描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湖边田园围绕着他的居所,每日粗茶淡饭,甚至在鸡骨上祈求神灵保佑,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对命运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又有对自身境遇的自省,展现了诗人晚年的豁达与坚韧。

收录诗词(49)

屠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十喜言五首(其四)

眼识茫茫齿发零,种田还欲候穰星。

百年云倘行犹未,七十为稀幸已丁。

待月露生秋袷紫,仰天风卸暑巾青。

时修静观心斋里,应物虚明自觉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閒居

颠毛脱尽野僧如,世好都归一懒除。

欲博晏眠高著枕,图便老眼大抄书。

屋须矮小茅须厚,窗要清虚竹要疏。

心与陶翁有相得,时歌吾亦爱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三原王冢宰

玉带朱衣鹤发明,夕阳林下寄长生。

秋凉春暖筋骸健,雨后晨初意思清。

荫树一编依卧鹿,傍花三酌趁啼莺。

功名成遂真豪杰,更自逍遥享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宵

秋宵殊为老人长,展转衾裯夜气凉。

梦到衰年随血少,事寻闲感累心忙。

凭凌残月空梁鼠,干聒西风破壁螀。

强把清吟诉无赖,亦堪延缓及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