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出塞曲(其一)》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一位远征战士在边疆的艰苦生活与深沉情感。
首句“羽檄交驰急”,以“羽檄”这一古代紧急文书的传递,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紧迫与紧张气氛。接着,“横戈赋远征”一句,通过战士手持长枪,踏上遥远征途的动作描写,直接点明了主题——远征。
“五更边地角,双泪汉臣缨”两句,将时间与情感巧妙结合。五更时分,边地的角落里,战士们在寒冷中守望,眼中含着泪水,这不仅是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战争残酷的无奈。这里的“汉臣”既指汉朝的臣子,也暗含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和平的渴望。
“夜月关山影,秋风陇水声”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壮阔的画面。夜晚的月光洒在连绵的关山之上,形成一道道长长的影子,而秋风吹过陇上的流水,发出悠扬的声音。这样的景致,既是自然界的美丽展现,也是战士内心情感的外化,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战事的忧虑。
最后,“何时安绝漠,归去报承明”表达了战士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他们期盼着能够结束战争,回到故乡,向君王报告胜利的消息,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壮丽的边塞景象,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与悲壮,以及他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