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以“玉立簪缨底”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毛奉议的高洁品格与卓然风姿,仿佛他如同亭亭玉立的君子,站立于官场的顶端,却从不谄媚求取。接下来,“平生耻自媒”一句,直接点明了毛奉议一生坚守清高,不愿自我推销或讨好他人,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次山初漫仕,元亮即归来”,这里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以及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暗示毛奉议初入仕途,但最终选择了像陶渊明那样归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竟老金闺籍,虚缠蕙帐哀”,这两句描述了毛奉议最终在官场上老去,但他的内心并未被尘世所累,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这里的“金闺籍”指代官场,“蕙帐”则象征着他的高尚情操和精神世界。最后一句“盛名知不朽,妙语写琼瑰”,表达了对毛奉议名声与才华永存的肯定,同时赞美了他的言辞如美玉般珍贵,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毛奉议一生的回顾,既赞扬了他的高风亮节,也表达了对其离世的深切哀悼,同时寄托了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