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毛奉议诗二首(其二)

玉立簪缨底,平生耻自媒。

次山初漫仕,元亮即归来。

竟老金闺籍,虚缠蕙帐哀。

盛名知不朽,妙语写琼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挽诗以“玉立簪缨底”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毛奉议的高洁品格与卓然风姿,仿佛他如同亭亭玉立的君子,站立于官场的顶端,却从不谄媚求取。接下来,“平生耻自媒”一句,直接点明了毛奉议一生坚守清高,不愿自我推销或讨好他人,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次山初漫仕,元亮即归来”,这里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以及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暗示毛奉议初入仕途,但最终选择了像陶渊明那样归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竟老金闺籍,虚缠蕙帐哀”,这两句描述了毛奉议最终在官场上老去,但他的内心并未被尘世所累,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这里的“金闺籍”指代官场,“蕙帐”则象征着他的高尚情操和精神世界。最后一句“盛名知不朽,妙语写琼瑰”,表达了对毛奉议名声与才华永存的肯定,同时赞美了他的言辞如美玉般珍贵,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毛奉议一生的回顾,既赞扬了他的高风亮节,也表达了对其离世的深切哀悼,同时寄托了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敬仰。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致政鲁奉议挽诗二首(其一)

泽国今耆旧,于君见典刑。

居乡乘款段,生子得宁馨。

綵服供春酌,银章慰暮龄。

谁知云雾里,忽失少微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致政鲁奉议挽诗二首(其二)

诏綍从君赐,经龛与佛同。

早沾三釜禄,几作百年翁。

阅世松成盖,传家桂满丛。

素车千两送,荣绝九原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其一)

有子升台衮,承颜况日长。

鱼轩开大国,鹤发老高堂。

忽报栽萱陨,空馀扇枕凉。

他年黄阁地,谁举伯仁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其二)

白云终日望,方喜见庭闱。

鼎食三牲养,貂冠五綵衣。

回班仪未举,反哭事俄非。

寂寞苕溪路,安舆去不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