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

春愁无赖已纷纷,可奈春归愁转分。

天外何年亲合乐,客中此日又离群。

众芳欲歇伤心见,毕气谁收回首闻。

安得青阳常守帝,微生长许坐氤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留春》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哀愁与不舍。

首句“春愁无赖已纷纷”,开篇即点出春愁之多且难以摆脱,以“无赖”形容春愁的纠缠不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无奈。接着,“可奈春归愁转分”,进一步深化了春愁的复杂情感,春的离去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也使得愁绪更加浓重,仿佛随着春天的消逝而愈发深刻。

“天外何年亲合乐,客中此日又离群”,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遥远的天际与现实的客居生活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团聚欢乐的向往与当前孤独离群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对春愁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亲情与友情的渴望。

“众芳欲歇伤心见,毕气谁收回首闻”,这两句继续深化情感,将春花凋零的景象与内心的伤感相联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伤心见”和“收首闻”的细节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最后,“安得青阳常守帝,微生长许坐氤氲”,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愿望——希望春天能够永恒存在,让生命的微小得以在氤氲的春意中得到滋养与延续。这一愿望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也是对生命美好时刻的无限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综上所述,《留春》一诗通过对春愁、离别、时光流逝等主题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真挚、哲理深沉的佳作。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己卯季冬北征就道舟中却寄张公亮明府明府时以新诗索予小序二首(其一)

文章千古寸心留,醇饮于君自乳投。

无可淡浓方共远,凭谁欣厌与相酬。

甘棠二载依风雅,玄草三冬忆应求。

颇怪河阳花满县,新梅独许赠行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己卯季冬北征就道舟中却寄张公亮明府明府时以新诗索予小序二首(其二)

性僻耽佳我亦如,流传嗤点共删除。

心期自出寻常表,文力长扶百六初。

未坠于人终不坠,其馀诸子尽堪馀。

风流一代归君手,怅望千秋独起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宋尔孚携斗酒及新诗追至三河同舟竟日夜而别酒醒却望寻韵寄答

清朝一苇共洄从,酒醒云山忽数重。

别意返随东去水,冰心遥映北来峰。

故园日月君长有,宦海波澜世几逢。

回首青青岐岭际,长将颜色照寒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过汀岭

淩晨策路向苍冥,松霭飞烟露草零。

晓色初迎千涧白,征衣遥拂万峰青。

水方划地分江海,山复摩穹别赣汀。

安得身如赤熛怒,南天长有白云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