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韩景圭同年招同诸省丈高梁桥游集

绿杨裀草嫩相怜,花暖丝柔入午天。

临水莫言无荡桨,游缰权作木兰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与友人在高梁桥游集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和谐。

首句“绿杨裀草嫩相怜”,以“绿杨”和“嫩草”作为春天的代表,用“相怜”二字,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亲近之情。接着,“花暖丝柔入午天”,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温暖与柔和,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花朵的柔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临水莫言无荡桨,游缰权作木兰船”,这两句则转为对活动的描写。诗人面对水面,想象着即使没有真正的船只,也可以借由手中的“游缰”(可能指钓鱼竿或类似物)来体验划船的乐趣,体现了诗人乐观、随性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8)

林枝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游星岩诗次李长度韵

振衣不觉已嶙峋,缘是崚嶒置此身。

光发井龙崖角石,旋如磨蚁岭腰人。

暗中钟鼓传虚响,洞裹烟岚翳早春。

欲问往来诸桨楫,沥湖无语净铺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流霞岛

霞片铄金红,坚顽不可扣。

流向寒潭侧,左右列门户。

门户划然开,隐见蕊珠台。

香炉就石洼,半面蚀藓苔。

花宫钟鼓响,冷然发遐想。

两手擘披间,抉破盘古障。

障裂见天隙,白日众星历。

影入潭底深,如在昆仑脊。

惝恍落虚无,来路转模糊。

东西忽易向,所认石塔孤。

紫霞君安在,金函发秘盖。

授我长生文,千秋泛灵海。

形式: 古风

看北海碑

掌故半信疑,图经杳难按。

龙门积石间,疏凿有崖畔。

显兹七曜古,谁为斩荒蔓。

昔在五代初,居圉浑未判。

贞观及开元,踵接词臣窜。

每读题壁诗,吊古馀泚汗。

北海诚天人,独漉掞天翰。

发挥岩壑幽,顽石点头看。

向来冗葛藤,居然一刀断。

如彼老充国,聚米罗前案。

一览星目境,何翅身陟玩。

玉韫并珠含,媚艳耀云汉。

千秋一片石,对语增悽惋。

形式: 古风

三元阁眺湖荡

茫茫浑显气,天地通水府。

融结判三元,鸿濛开万古。

中天郁崔嵬,迥阁栖灵护。

下临千顷汪,沟塍间斥卤。

败苇梗弱流,枯菱咽隘窦。

远见数渔人,冒寒施罩罟。

亦有小兰桡,倾欹胶浅浦。

兜底潜蛟虬,横空掠雁鹜。

窗破风刮面,槛矮仅及股。

极目海天长,入耳籁号怒。

悠悠郁孤情,凭虚散八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