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湖泛月

泰宇天光淡欲流,水风摇荡夏湖秋。

银河直拟乘槎到,赤壁聊同载酒游。

倾尽玉杯霞彩散,团成宝盖月华浮。

此生此夜穷奇兴,错上年年庾老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夏湖泛月》由明代诗人周忱所作,描绘了夏日夜晚在湖上泛舟赏月的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

首句“泰宇天光淡欲流”,以“淡欲流”三字生动地描绘出天空中淡淡的光芒仿佛要流淌下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水风摇荡夏湖秋”一句,通过“水风”与“夏湖”的互动,展现了湖面微风轻拂、波光粼粼的动态美,虽是夏季,却有几分秋日的凉爽与宁静。

“银河直拟乘槎到,赤壁聊同载酒游”两句,运用了两个著名的典故。前句借用了“乘槎”(传说中的木筏)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想要直接到达银河的愿望,象征着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后句则引用了三国时期苏轼与友人在赤壁饮酒赋诗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在此刻的畅饮与欢聚,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倾尽玉杯霞彩散,团成宝盖月华浮”描绘了诗人举杯畅饮的情景,霞光与月色交织,美轮美奂。这里的“玉杯”、“霞彩”、“宝盖”、“月华”等词汇,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和审美情趣。

最后,“此生此夜穷奇兴,错上年年庾老楼”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刻的珍惜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他感叹于自己未能每年都能在此时此地享受这样的乐趣,似乎在惋惜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将夏日夜晚湖上泛舟赏月的场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33)

周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永乐二年进士。次年,预读书文渊阁之选。与修《永乐大典》,历刑部主事、员外郎。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江南尤甚,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以杨荣荐,迁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总督税粮。在任二十二年,常屏去驺从,巡行村落,问民疾苦。理欠赋,改税法,屡请减免江南重赋。与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他府以次减。官至工部尚书,仍巡抚。有《双崖集》。卒谥文襄

  • 字:恂如
  • 号:双崖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81—1453

相关古诗词

游陈山

叠嶂遥怜海岛,一峰高踞溪流。

秦帝銮舆巳返,白云长满龙湫。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胭脂汇

西子曾经此地过,自调脂粉染双娥。

乍辞越国山应远,望入吴门怨已多。

春满玉容初罢镜,香生罗袜欲凌波。

古来尤物能亡国,鹿走姑苏奈尔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游金粟寺

遥遥上方寺,爱客启松扉。

坐石孤烟起,谈玄一鸟飞。

花枝垂暮霭,山翠上春衣。

回棹秦川路,苍然月色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登天宁寺千佛阁

为爱禅房尽日閒,褰衣高阁共跻攀。

残花带雨檐前落,幽鸟将雏竹外还。

上下云帆平望驿,参差烟树武原山。

乞身若许归莲社,愿借东林屋一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