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十五首(其四)

划人闲东西南北,无情最是秋水。

水与秋光较深浅,不敌相思无底。

愁欲死、怨海内,知音不合相知耳。

离怀若此,谁耐得星星,夕阳红树,几个雁声里。

记前岁,同在京华怀两,两怀又复相似。

自北而南魂黯黯,我是画中汀沚。

三千里、待随着,樯乌转掷风帆尾。

慰君何以,愿横铲遥山,填平巨浸,缩地共欢喜。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诗《摸鱼儿十五首(其四)》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秋水、愁绪、离别与相聚的渴望,展现了复杂的人际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首句“划人闲东西南北”,以“划人”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在广阔天地间孤独游走的情景,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无奈。接着,“无情最是秋水”一句,将秋水拟人化,赋予其无情的特质,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水与秋光较深浅,不敌相思无底”两句,将秋水与相思之情进行对比,相思之深如同无法测量的深渊,比秋水更为深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愁欲死、怨海内,知音不合相知耳”几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怨恨,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责怪世间没有能够理解自己心事的人,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离怀若此,谁耐得星星,夕阳红树,几个雁声里”几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氛围。星星、夕阳、红树、雁声,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记前岁,同在京华怀两,两怀又复相似”几句,回忆起过去与亲人共处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往昔温馨场景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当前处境的孤寂与落寞。

“自北而南魂黯黯,我是画中汀沚”两句,诗人将自己的心境比作画中的汀沚,暗喻自己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三千里、待随着,樯乌转掷风帆尾”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亲人团聚的渴望,以及在漫长距离中坚持等待的决心。

“慰君何以,愿横铲遥山,填平巨浸,缩地共欢喜”几句,诗人以豪迈的气魄,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希望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填平海洋,缩短距离,与亲人共享欢聚的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渴望,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十五首(其五)

怪西风聚来鸿影,又将兄弟吹散。

自从鸡黍登堂后,心在寿萱花畔。

雅头粲、纵不解,风诗解捧留宾案。

从容一饭,有无限清言,霏霏玉屑,斜日照帘蒜。

依依处,别绪几多凌乱,津头自上青翰。

故乡难住他乡远,底事雁行分断。

江南岸、和病妇,慈亲思念增长欢。

一条河汉,把天上星光,人间山色,隔作几般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十五首(其六)

想绮窗琴边书畔,离怀一样相忆。

添得缄楼几多话,目断江天无极。

扪胸臆、既相识,如斯不若休相识。

亲围难即,但计算征途,丁宁母弟,前路慎眠食。

留不住,惭愧石尤无力,去帆千片如织。

秋江正可迟迟去,争奈铜镇催逼。

缁尘域、欢钗佩,衣冠知己都难得。

老天催抑,教比客来南,南人往北,又不插双翼。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押[职]韵

摸鱼儿十五首(其七)

别燕云软红尘土,板舆一两轻御。

梦魂先到江南岸,画取尚书词句。

红几数、待小建,花坊碎锦亲题署。

黄莺相遇,认旧日使君,朱陈村里,乍暖劝农路。

燕支坞,坐领满身香露,寿觞欢进无数。

醉来可忆长安陌,二月街头卖处。

将母去、至乐在,田园此事教人妒。

好春遮获,索半臂偎寒,红妆举烛,续撰遂初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十五首(其八)

指南天鸿来燕去,河干阅尽车马。

天涯修禊无多友,却又送君行也。

花信寡、只一树,长条斜映离亭写。

文章新价,想扁舟过处,还如莺掖,传说姓名雅。

吾庐在,不等求田问舍,驴车暂许停驾。

一年偷署湖山长,管领诗坛酒社。

堂上斝、照彩袖,宫袍乐事多牵惹。

凉秋新夏,愿旧疾消除,身如药树,习静寿萱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