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早行

张家宅前萧寺桥,侵晨发船江雾消。

村鸡三唱屋角树,柔橹数声沙际潮。

此时飞上海底日,锦云满江光荡摇。

水声㶁㶁绕滩转,霜气烈烈随风飘。

人生各各有所役,岂水有渔山有樵。

干戈正集沙塞战,环佩已退天门朝。

嗟予久作江海客,往来自叹乡关遥。

石田茅屋傥可遂,白日醉眠吹短箫。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许恕的《萧寺早行》描绘了清晨江边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诗中以张家宅前的萧寺桥为起点,描绘了晨雾散去后,江面上船只启航的景象。鸡鸣声、柔橹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乡村晨景图。接着,诗人通过“海底日”、“锦云满江”等意象,展现了江面的壮丽景色,水声与霜气的对比,更添了几分秋意的凉爽。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借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百态的思考。无论是江中的渔人还是山间的樵夫,都在各自忙碌着,似乎没有意识到外界的纷扰。然而,此时正值战事频仍,国家动荡不安,诗人不禁感叹自己的漂泊生活,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最后,诗人设想了一幅理想的生活画面——在石田茅屋中,过着闲适自在的日子,每日醉眠于自然之中,吹奏短箫以自娱,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结合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1)

许恕(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朱九龄翠筠轩

有脚不踏东华尘,有眼不看长安春。

翛然天地至清气,多在丛篁流水滨。

轩名翠筠俯空谷,个个梢长如立玉。

一秋明月照潇湘,六月凉风洒淇澳。

轩中之人清且閒,心不在乎山水间。

左图右史移白日,四檐环佩声珊珊。

不可一日无君子,澹然风致颇相似。

翠实常分丹凤雏,箨冠曾奉青霞士。

北郭道人静者徒,爱看黄岩烟雨图。

拟约嵩溪听萧瑟,醉来题遍青珊瑚。

形式: 古风

锦树行

忆昔家住蓉城东,周遭乌臼杂青枫。

一春门巷绿阴雨,六月林塘清昼风。

时当收藏未黄落,景因壮观还青红。

织成谁似天孙巧,染出岂非青女工。

十年无家寄吴市,一日舣棹来穹窿。

人家隐见流水绕,树林绚烂孤村通。

赤城丹霞映绝巘,西山落日回苍穹。

杂花秋明步障外,归鸦暮落天机中。

高情作传忆郭偻,浮华戏人悲石崇。

题诗曾流御沟水,剪綵何烦西苑宫。

人生渐老归未得,秋色虽好将成空。

何当唤起赵松雪,写我秋林倚瘦筇。

形式: 古风

题赵松雪桑落洲望庐山图

放旷北郭生,好作云水游。

忆昔渡彭蠡,一棹夷犹桑落洲。

桑落之洲清且泚,水光摇摇山靡靡。

沤前直与银河通,日出风生见金鲤。

东南五老之高峰,坐卧常对乎舟中。

屏风九叠烂云锦,金阙照耀青芙蓉。

悬崖瀑布泻寒碧,玉龙倒挂三千尺。

群仙鹄立紫霞里,思欲从之漱琼液。

是时卸帆野阴暮,水气空濛杂烟雾。

乾坤多事逾十年,今之画图犹故步。

此图作者房山公,后来继之松雪翁。

经营惨淡千万状,点缀毫末无遗踪。

房山松雪总萧瑟,远客无家空叹息。

拔剑高歌行路难,落日寒云惨无色。

形式: 古风

求菊

平生爱花惟爱菊,幽栖曾傍沧浪曲。

春苗剩分三百本,参差稍映江蓠绿。

小径还将蔓草除,一春最畏风雨触。

常时灌溉汲清流,几度扶持斩丛竹。

秋花不愁不烂熳,粲粲金钱照茅屋。

只今避地东海头,飞梦夜度君山麓。

朝来下马过名园,秾花嫩蕊纷如簇。

或染猩红疑剪綵,或缀鹅翎同刻玉。

或似芙蓉映秋水,或如牡丹眩晴旭。

众中一种出宫黄,叠叠香罗淡妆束。

嗟予托君同隐逸,步绕夕阳看不足。

漫将乡泪落西风,自对孤芳伤局促。

客边有轩名太古,颇似陶潜能避俗。

醉拈秃笔写云笺,秋色能分慰幽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