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少看书耻未多,壮心今岁沛中歌。
带江黄帜有蹻蹠,举国白头无绛何。
为我忠谋能有几,匪人阿比敢言他。
手攀荆葛藤萝近,敢把新凉取次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和对国家忠诚的态度。开篇"年少看书耻未多"表达了诗人在年轻时并没有广泛地阅读过书籍,但现在已经到了壮年的他,内心充满了激昂的抱负和志向,用"今岁沛中歌"来形象地描绘这种精神状态。
接着的"带江黄帜有蹻蹠"和"举国白头无绛何"两句,则是通过对军旗在江边飘扬和老人头发皆为白色,无法再用丝线来束缚(比喻年岁已高)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事的关注以及国家的担忧。
"为我忠谋能有几,匪人阿比敢言他。手攀荆葛藤萝近,敢把新凉取次过"这两句,诗人表明自己愿意为国家出谋划策,尽管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仍然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用手攀着荆棘、藤萝来比喻自己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存之道,并且能够从中寻找到新鲜和清凉,象征着诗人不畏艰难、敢于探索的精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成长和国家时事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壮志和忠诚,以及在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三径就荒陶令宅,两峰高并杜翁情。
悲秋不奈黄花好,落帽谁怜白发生。
远岫薄云收细雨,晚林丹叶弄新晴。
登临俯仰寰区隘,欲驾风轮更上征。
久料腾骧空冀北,如何留滞困周南。
闻君载酒访狂客,把酒为君当剧谈。
上国分携今已久,丹砂未就我怀惭。
六蜚驾驭须天马,吾恐骅骝备两骖。
嵩高峻极压三川,周视方舆见广员。
绝顶固知天下小,泰山为占海隅偏。
白云散尽千林月,急雨收回万壑烟。
莫笑层峦高似岸,举头一握是玄天。
闻道端溪好,疑应为土风。
彼人非博识,此语未为公。
野客虽云美,才华恐未同。
濡毫滋墨外,文涣亦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