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宁子仪二绝(其二)

新晴欲上南楼月,柳可藏鸦水蘸墙。

无限客愁芳草里,不知风雨阻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内心情感的微妙波动。

首句“新晴欲上南楼月”,描绘了雨后初晴,诗人意欲登楼赏月的情景。新晴之后的天空格外明亮,空气清新,为赏月提供了绝佳的环境。这里的“南楼”可能象征着高处的观景之地,诗人想要借此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次句“柳可藏鸦水蘸墙”,则将视线转向了楼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能藏住飞过的乌鸦;而清澈的水面倒映着岸边的景物,甚至可以触及墙壁。这一句通过“藏鸦”和“水蘸墙”的细节,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第三句“无限客愁芳草里”,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繁茂的芳草之中,隐藏着无尽的离愁别绪。芳草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忧虑。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融合,展现了诗人面对外界美好与内心忧愁的交织状态。

最后一句“不知风雨阻斜阳”,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收尾。尽管诗人渴望欣赏到夕阳的美景,但突如其来的风雨却可能打断这一美好时刻。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计划往往被意外打乱的感慨。整个画面在宁静与动荡之间徘徊,给人以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一首情感丰富的内心独白,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难以言表的思绪与感悟。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书寄浃上人

胸中无一毫事,笔下有千斛力。

走遍江南江北山,满堂禅和不相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呈愚上人

不能归续侍中貂,遂有声名伴老饶。

万里更行看騕袅,一枝才足赋鹪鹩。

诗囊磈礧君其漫,药裹侵寻我亦聊。

举目云天尽新语,殷勤收寄一牛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赠浃上人一上人

君行南山南,我在北山北。

不闻浴鹄白,但见染丝黑。

老境欲垂垂,快意须得得。

孰知百雉坚,而有一日克。

浃如涧底松,纵老终不踣。

一如云间鹤,不复可羁勒。

我如千里风,遇此两鸿鹄。

明珠脱氛翳,晓日破昏塞。

宿障不尽除,胸次犹笔墨。

君看说诗口,乃是拔山力。

冷霜卧偃蹇,岁月饱封殖。

谁能窥藩篱,未易得阃阈。

政当敛光芒,不必须缘饰。

相从无何乡,败衲依破裓。

更令好事人,妙语添一则。

形式: 古风

雨后月夜怀沈宗师承务

雨云揽江色,偃蹇破昏睡。

千花闭红紫,妙见一室内。

披衣行夜永,明月在船背。

微风过萧瑟,古柳立苍翠。

翛然一蒲团,坚坐觅诗对。

我生无南北,所到意趣遂。

孰知十年游,保此清净退。

颇念城北人,结友老杉桧。

漫随长铗归,甘作短檠弃。

出门万里涂,已驾安得税。

何当持被来,把酒相就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