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孟县渡黄河

城外黄河河上山,山山回抱作重关。

津船逆渡经三折,星海分流见一湾。

掉臂嵩门行在望,吟诗洛社几时闲。

滔滔南北从兹判,那不临歧泪暗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仰贤的《过孟县渡黄河》描绘了黄河沿岸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城外黄河河上山”展现了黄河穿城而过的景象,山峦环绕,如同天然的屏障,形成重重关隘。接下来的“津船逆渡经三折,星海分流见一湾”细致描绘了船只逆流而上的艰辛,以及黄河水势的壮观,犹如星海般浩渺,仅有一湾可见。

诗人“掉臂嵩门行在望”表达了对嵩山(中岳嵩山)的向往,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然而“吟诗洛社几时闲”又透露出他对忙碌生活的感慨,何时才能有闲暇时光在洛社(洛阳附近的文化社团)吟诗作赋。最后两句“滔滔南北从兹判,那不临歧泪暗潸”,以黄河的滔滔江水象征人生的分岔路口,诗人不禁在即将告别此地时,心中涌起离别的感伤,泪水暗自流淌。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黄河的雄浑气势和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具有浓厚的边塞风情和怀才不遇的淡淡哀愁。

收录诗词(6)

吴仰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鸿门坂

军门开,鼓如雷,两雄高宴谋臣陪。

手提佩玦睨不语,鸊鹈对舞锋交摧。

居巢老翁不解事,真龙出入无死地。

但劝项王杀刘季,不谏项王杀义帝。

九鼎终归大度人,亚父何曾有奇计。

形式: 古风

杨忠悯公谏马市劾严嵩两疏稿石刻本

咸宁拥帅纛,职方不敢争。

分宜据政府,台省噤无声。

壮哉椒山自有胆,霜简上诉天为惊。

一疏堂堂谏马市,闭关欲绝天骄子。

一疏谔谔诛奸谋,上方请斩张禹头。

逐臣报国一腔血,姜桂之性老逾烈。

风吹枷锁香满城,百炼此身都似铁。

公死已与逢龙游,公书可代常山舌。

百年手稿藏文孙,蠹鱼潜逃不敢齧。

笔力瘦硬中藏棱,想见挥毫眦尽裂。

磨砻贞石相雕镌,吾友张也审波折。

刻成上嵌银泥墙,咫尺不异大道碣。噫嘻吁!

鲁公争坐位,鄂王谢讲和,流传谏草同不磨。

持此愿作直臣气,数纸岂仅博白鹅。

形式: 古风

金殿

言寻鹦鹉庵,乃在凤山侧。

石磴引途长,筠舆穿箐密。

初地峙山门,重关辟香域。

佛亦专城居,崇垣势崱屴。

眼明见花宫,照耀黄金色。

谁凿铜山穴,来构梵王室。

参差万瓦明,磨砻两楹植。

藻井与疏寮,玲珑胜雕刻。

中奉武当神,玉座颇莹拭。

庭前五丈竿,大旗飏落日。

居然范金为,非是通帛质。

穹碑屹两旁,大书夸撰述。

经始万历中,甲辰首载笔。

伟哉陈中丞,持节抚南国。

勇略伏猓獠,余威詟爨僰。

三宣设八关,屯兵备缅贼。

雄才足筹边,韦李乃其匹。

惜哉侈心生,未免留口实。

铜柱马援置,铜鼓武侯勒。

克敌扬天威,岂恃象教力。

况当神庙年,中外困掊克。

殿工筹度支,矿使遍南北。

滇中增贡金,数比旧额溢。

辇石充山庄,购象备扈跸。

要荒肆徵求,帑缗糜千亿。

以兹六诏民,愁叹废力穑。

中丞亦慈祥,宝井役请息。

乞哀一纸疏,读者尚心恻。

奈何侈兴筑,物力不遑恤。

竭此三品金,空为十地饰。

即今厄红羊,战场浩荆棘。

昆池灰再飞,阿房火未熄。

兹殿类灵光,巍然可登陟。

窗轩稍零落,父老为哽恧。

醵金累锱铢,鸠工庀堂阈。

毋使大厦倾,谓是明神式。

我意独不然,狂论众所嫉。

不见民苦饥,老稚葬沟洫。

厂废鼓铸穷,那能振万镒。

佛开甘露门,断臂且舍得。

何惜方丈地,借为救荒术。

巨炭炽红炉,新模就赤仄。

弹指千万缗,散以助耕织。

鸿嗷得栖迟,鹑衣救凛慄。

徐议销兵气,农器铸亦亟。

斯事实便民,余岂贪货殖。

神鬼如有灵,罪谪誓不怵。

形式: 古风

题文休承画山水

石壁千仞不可梯,悬崖老树鹘倒栖。

背岩架壑戍楼出,霜林日射金紫迷。

尺幅峥嵘得远势,画时气欲吞井西。

文水道人游霅溪,道场山对官舍低。

青林红树富秋色,双屐时踏樵径泥。

老去坐窗发幽兴,犹能拈笔代杖藜。

尘土扰扰驰轮蹄,高人云卧闻鸟啼。

画中之山傥买得,巾车会当呼小奚。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