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令.寿丁大监

瑞芳楼下,有花中君子,群然相聚。

笑把筒露浥,来庆黄堂初度。

净植无尘,清香近远,人与花名伍。

六郎那得,这般潇洒襟宇。

运了多少兵筹,依红泛绿,向俭池容与。

歌裤方腾持节去,未许制衣湘楚。

紫禁荷囊,玉堂莲炬,遍历清华处。

归寻太乙,轻舟一叶江渚。

形式:

翻译

在瑞芳楼下的花园里,有花中的君子们聚集在一起。
他们欢笑着洒水滋润花朵,庆祝黄堂的初次启用。
洁净的植物没有尘埃,清新的香气四处飘散,人和花的名声相匹配。
六郎怎能拥有如此洒脱的胸怀。
他运筹帷幄,穿行于红绿之间,来到俭池享受宁静。
手持节杖的歌者离去,还未允许他在湘楚之地裁制新衣。
他带着紫禁城的荷包,玉堂的莲花灯,游遍了学府的精华之地。
最后,他返回太乙,乘一叶小舟停泊在江边的洲渚上。

注释

瑞芳楼下:瑞芳楼下的地点。
花中君子:比喻品格高尚的人。
筒露:竹筒盛的清水,用于洒水。
黄堂:古代官署的代称。
兵筹:比喻策略或计划。
俭池:简朴而雅致的池塘。
制衣:裁制衣物。
紫禁荷囊:皇宫中的荷包。
玉堂莲炬:玉堂(书房)中的莲花灯。
清华处:学问精深的地方。
太乙:道教指天帝或上清境界。
江渚:江边的小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会图景。开篇“瑞芳楼下,有花中君子,群然相聚”写出了人们在美丽的环境中欢聚一堂的情景。“笑把筒露浥,来庆黄堂初度”则表明这是一个喜庆的场合,可能是在庆祝某人的生日或其他喜事。接下来的“净植无尘,清香近远,人与花名伍”描绘了周围环境的清新和美丽,以及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态。

诗中还穿插着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如“六郎那得,这般潇洒襟宇。运了多少兵筹,依红泛绿,向俭池容与”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战事的沉思和对现时太平盛世的赞美。

随后,“歌裤方腾持节去,未许制衣湘楚”则是对某位英雄人物的颂扬,其英勇形象如同飞腾的云彩,而其壮志未酬。紧接着,“紫禁荷囊,玉堂莲炬,遍历清华处”写出了皇宫内外的繁华景象,以及诗人对这些美好场所的游历。

最后,“归寻太乙,轻舟一叶江渚”则表达了诗人对道法、隐逸生活的向往,如同轻舟漂泊在江河之上,追寻古代仙翁太乙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历史事件的穿插回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美好与赞美盛世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2)

朱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游洞岩记

白云封断仙岩路,重重洞门深窈。

翠竹笼烟,苍崖溅瀑,古木阴森回抱。坛空不老。

锁一片莓苔,几丛莎草。

试把桃源,较量风景是谁好。

乘鸾人去已久,只今惟有,鹤飞猿啸。

树拥香幢,泉敲玉佩,疑是群仙重到。尘氛可笑。

久志慕丹台,梦思蓬岛。愿挹英游,细参梨与枣。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题泠然洞(其一)

江山秀丽有奇峰,云水悠悠物外通。

容足安夷寻达士,无缘寄语在乘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化龙山

郭外郊西柳色芽,东流注目浩无涯。

江明白白红红树,春在三三两两家。

几度来临逢社燕,一樽相对到昏鸦。

此邦物色吟成画,高谢山中景致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泠然洞(其二)

不踏轻红尘,扁舟寄此身。

江湖双短鬓,天地一閒人。

换酒穿红鲤,调羹芼紫莼。

醉来歌一曲,流韵满青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