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卜铺壁

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

不应长卖卜,须得杖头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白天我追随刘伶畅饮,夜晚就学毕卓以酒为眠。
不应长久地靠占卜为生,必须要赚到可以买酒的钱啊。

注释

旦:早晨。
逐:追随。
刘伶:西晋时期著名的酒徒。
宵:夜晚。
随:跟随。
毕卓:东汉时期嗜酒如命的人物。
不应:不应该,不应当。
长卖卜:长期以算卦为生。
须得:必须得到。
杖头钱:指少量的钱,源自古诗‘杖头钱三百万,第一愿春常在’,此处意为买酒的钱。

鉴赏

这首诗是王绩在隋末唐初所作,名为《戏题卜铺壁》。诗中通过对古人刘伶和毕卓的生活态度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自在、不随波逐流的向往。

"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 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诗人的生活方式与刘伶和毕卓相比较。刘伶是东汉时期的人,以爱酒而著称,他曾说过“愿作东南隅上兀,一生不见君王面”。这里的“旦逐”意指早晨跟随着自由自在的刘伶,放纵自己的情感去追求心中的理想。毕卓则是西汉时期的人,以其隐逸生活而闻名,宵即晚上,“随毕卓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夜晚随着毕卓进入梦乡的场景。

"不应长卖卜,须得杖头钱"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里的“不应长卖卜”意指不愿意长时间从事占卜之类的工作,因为这可能会限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而“须得杖头钱”则是说,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只需要很少的金钱就足够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人隐逸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于物质欲望的淡化,展现出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过酒家五首(其一)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

黄金销未尽,祗为酒家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过酒家五首(其二)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过酒家五首(其三)

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

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过酒家五首(其四)

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

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