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文骥主簿见寄兼示刘宣叔

断蓬随天风,飘荡去何许。

寒草不自振,生死依墙堵。

两途俱寂寞,众手剧云雨。

坐令习主簿,下与鸡鹜伍。

遥知竹林交,未肯一时数。

翩翩三语掾,智与谩相补。

髯刘吾所畏,道屈空去鲁。

子才亦落落,倾盖极许予。

四夔照河滨,一笑宽逆旅。

堂堂吾景方,去作泉下土。

未知我露电,能复几寒暑。

思莼久未决,食荠转觉苦。

我不逮诸子,要先诸子去。

不种杨恽田,但灌吕安圃。

未知谁善酿,可作孔文举。

十年亦晚矣,请便事斯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题为《次韵谢文骥主簿见寄兼示刘宣叔》。诗中以飘零的蓬草和随风而去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之感。诗人感慨自己如同寒草,生死不由自主,只能依靠外界的支持。他提到主簿职位的平凡和生活的琐碎,暗示了自己的志向未得施展。

诗人对朋友的评价中,既有对智者如竹林七贤的仰慕,也有对刘宣叔的尊重,认为他的才华出众。然而,诗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有限,如同露电般短暂,不知还能经历多少寒暑。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食的感慨,流露出对生活的深深眷恋。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不愿像杨恽那样因失意而愤世嫉俗,宁愿如吕安般淡泊名利,期待有好友能像孔文举那样善于酿造生活的醇厚。他感叹时间匆匆,十年已过,但仍希望能坚守自己的信念,践行这些话语。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陈与义诗歌中的哲理性和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次舞阳

客子寒亦行,正月固多阴。

马头东风起,绿色日夜深。

大道不敢驱,山径费推寻。

丈夫不逢此,何以知岖嵚。

行投舞阳县,薄暮森众林。

古城何年缺,跋马望日沉。

忧世力不逮,有泪盈衣襟。

嵯峨西北云,想像折寸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汝州吴学士观我斋分韵得真字

狂夫缚轩冕,自许稷契身。

静者乐山林,谓是羲皇人。

不如两忘快,内保一色醇。

伟哉道山杰,滞此汝水滨。

大来会阔步,小憩得幽欣。

一斋有琴酒,万事无缁磷。

不作子公书,肯受元规尘。

人言君侯痴,我知丈人真。

月明泉声细,雨过竹色新。

是间有真我,宴坐方申申。

形式: 古风

江南春

雨后江上绿,客愁随眼新。

桃花十里影,摇荡一江春。

朝风迎船波浪恶,暮风送船无处泊。

江南虽好不如归,老荠绕墙人得肥。

形式: 古风

江梅

风雪集岁暮,江梅开不迟。

朝来幽窗底,明珰缀青枝。

上天播淑气,百卉分四时。

寒村值西子,足以昌吾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