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垂杨真可怜,地胜觉春偏。
一穗雨声里,千条池色前。
露繁光的皪,日丽影团圆。
若到隋堤望,应逢花满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人通过对垂杨、春色、雨声、池光等元素的精彩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即将离别的朋友送行时的情感。
"垂杨真可怜,地胜觉春偏" 这两句点出了景象的中心——垂杨,它在诗人眼中不仅是美丽的景物,更承载着对春天独特的感受。"一穗雨声里,千条池色前" 描述了雨后的清新气息和池水中的倒影,让人仿佛能听到雨滴落在水面上的声音,也能看到池中反射出的无数光彩。
"露繁光的皪,日丽影团圆" 这两句则转到了光线与水面的交错,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水中的倒影也因此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诗人用"团圆"二字形容光影之美,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透露出一种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寄托。
最后两句"若到隋堤望,应逢花满船" 则是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希望在朋友达到了目的地后能看到满载的花卉,就像是在送行之际给予的温馨祝福。"隋堤"作为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在这里成了诗人寄托情感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对友谊的珍视。这不仅是一次送别,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美丽展现。
不详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玉勒侍行襜,郗超未有髯。
守儒轻猎骑,承诲访沈潜。
云势将峰杂,江声与屿兼。
还当见王粲,应念二毛添。
周郎三十馀,天子赐鱼书。
龙节随云水,金铙动里闾。
松声三楚远,乡思百花初。
若转弘农守,萧咸事不如。
故交三四人,闻别共沾巾。
举目是陈事,满城无至亲。
身从丧日病,家自俭年贫。
此去何堪远,遗孤在旧邻。
霄汉正联飞,江湖又独归。
暂欢同赐被,不待易朝衣。
山雨迎军晚,芦风候火微。
还当宴铃阁,谢守亦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