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蔡经与友人漳源侍御一同游览华不注峰与大明湖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句“平生慕幽旷,雅怀避烦嚣”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旷远之境,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世俗的喧嚣。接着“林园苟成趣,亦足供逍遥”则说明即使在简陋的园林中也能找到乐趣,享受自在的时光。
“况兹出东郭,云物如相招”描绘了走出城市,进入大自然的情景,云雾缭绕,仿佛在召唤着他们。群山秀美,一峰高耸,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开筵坐琳宇,浩歌淩紫霄”写出了在美丽的环境中设宴畅饮,放声高歌,直入云端的豪迈情景。
“朋情藉轩豁,客思翻飘飖”表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在开阔的视野中自由飞翔的思绪。泛舟于莲沼之上,移棹于兰舟之间,诗人与友人一同探索玄秘的水道,穿越七座桥梁,沿途的景象或静谧或萧瑟,生动地描绘了湖光山色之美。
“槐阴宿鸟下,藻动潜鳞跳”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傍晚时分,槐树下归巢的鸟儿,以及水中跃动的鱼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后,“何缘对淑景,且幸联高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叹,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快乐的满足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