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注释

秋容:指白海棠花,“秋”点明花开的季节,“容”用拟人的手法喻其美好。
攒:簇聚。
“七节攒成”是说花在枝上层层而生,开得很繁盛。
雪,喻花。
出浴太真:杨贵妃,字玉环,号太真,为唐玄宗所宠,曾赐浴华清池。
捧心西子: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相传西施心痛时“捧心而颦(皱眉)”,样子很好看,见《庄子·天运》。
亦以此喻海棠之美。

愁千点:指花如含愁,因花繁而用“千点”。
宿雨:经夜之雨。
独倚画栏:指花孤苦,以花喻人。
清砧怨笛:砧,捣衣石。
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
怨笛也与悲感离别有关。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作的《咏白海棠》,通过对白海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和情感寄托。首句“秋容浅淡映重门”,以秋天的清淡景色衬托白海棠的素雅,暗示其在深宅大院中静静绽放。接下来的“七节攒成雪满盆”形容海棠花形如白雪堆积,洁白无瑕。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两句,借用古代美女杨贵妃(太真)和西施的典故,赞美海棠花的冰清玉洁,如同她们的美丽形象,令人陶醉。"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通过晓风和夜雨,进一步渲染了海棠花的哀愁气质,仿佛带着诗人的情感共鸣。

最后,“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描绘了诗人独自欣赏海棠的情景,画栏、清砧、怨笛与黄昏的氛围交织,增添了凄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白海棠的深深怜惜以及自身的孤独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海棠的外在美和内在情感,展现了曹雪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90)

曹雪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字:梦阮
  • 号:雪芹
  • 生卒年: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咏白海棠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